印尼曼特宁咖啡的G1、G2代表什么?印度尼西亚以什么为标准来划分咖啡生豆等级?
咖啡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品,作为咖啡行业的前街对此深有感受。每天前街都会接待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有工作的年轻人、毕业的大学生,也有退休的爷爷奶奶,所以前街每天要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人群的口感要求来推荐不同产区的咖啡,像有的人喜欢明亮的酸质,前街便会建议对方尝试水洗耶加雪菲;而要是碰上偏爱醇厚甘苦口感的,那就非曼特宁所属。作为亚洲知名的咖啡产国,印尼的曼特宁带有草本、黑巧克力、杉木等典型的咖啡风味。 不过对于这个全球第四大咖啡产国,一些小伙伴可能对其了解不多,所以今天前街就来向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印度尼西亚这个亚洲知名的咖啡产国。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7508个岛屿组成,拥有“万岛之国”的称号。因此地形多样,各岛内部多崎岖山地和丘陵,此外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和多河流国家,全国约有400多座火山。 在气候方面,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并横跨赤道,主要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25-27℃之间,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山间气温较低,一年分旱、雨两季。拥有肥沃的火山土壤,水资源丰富,气候合适,是咖啡理想种植地区。 在印度尼西亚有多个岛屿种植咖啡,咖啡产区也是以岛划分。目前,咖啡主要种植在苏拉威西岛(Sulawesi)、巴厘岛(Bail)、爪哇岛(Java)和苏门答腊岛(Sumatra)。 其中最为知名的为苏门答腊岛(Sumatra),这里生产的咖啡因“曼特宁”一词而闻名,曼特宁并不是咖啡品种,也不是地名,而是岛上的一个族群。最初是在二战期间,一位日本军官在该岛上喝到好喝的咖啡,便询问其咖啡的名字,但由于语言不通,店家以外是询问你是哪里人,于是便回答“曼代宁Mandheling”,后来由于发音和翻译的原因,最后变成了曼特宁,并沿用至今。 苏门答腊岛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岛屿,该岛主要由西部巴里散山脉(Barisan Mountains)和东部的低地平原组成。巴里散山脉(Barisan Mountains)纵贯全岛,山脉上约有90多座火山,火山所带来的肥沃土壤,以及较多的湖泊,可以说该岛拥有十分适合咖啡种植的条件。在该岛的南部主要种植罗布斯塔品种,而北部则是种植阿拉比卡,集中在亚齐特别行政区的迦尤山Gayo产区和北苏门答腊省林东Lintong产区。 其中,林东产区位于该岛省会棉兰的南方,咖啡主要种植在该产区中部多巴湖 (Lake Toba) 周边的火山区。多巴湖是一个高原湖泊,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但这里海拔较高,咖啡种植在1400-1800米的山坡上,全年平均气温有22℃,气候土壤和海拔都很适合咖啡种植。 根据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咖啡生豆分级主要依靠瑕疵分数,生豆瑕疵是基于300g样本,此外,在生豆规则中常见TP(三次手选)和DP(两次手选),并且TP缺陷次数不多于5,DP缺陷次数不多于9。 前街咖啡口粮豆系列当中,同样包括有印度尼西亚这一知名产区苏门答腊岛林东咖啡豆,选用的是在Ateng品种(卡蒂姆Catimor,Ateng为当地叫法),使用湿刨处理法,深度烘培,冲煮后有草本、黑巧克力风味,焦糖般醇厚的口感,回甘甜感高。前街咖啡认为,印度尼西亚是第四大咖啡出口国,也是亚洲最大的出口国,不像非洲地区咖啡豆的酸度高,但醇厚度高,最大特点是香料、草本的香气,十分能表现亚洲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地域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