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ta

“咖啡带”指的是什么?代表非洲、美洲、亚洲的精品咖啡豆有哪些?三大咖啡产区的风味特色与区别是什么?

16:15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精品咖啡概念的提出与普及,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咖啡的产区信息、品种来源、处理细节等,也了解到为呈现一杯好喝的咖啡,咖啡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付出汗水与心血,才能有如今丰富多彩的咖啡世界以及多样的杯中之味。 古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咖啡种植在不同的产地,其味道也会因此天差地别。影响一杯咖啡的品质的首要因素便是咖啡的产地,产地的气候变化、种植土壤、种植条件以及当地的咖啡产业发展,再到种植的咖啡品种,最后当地处理厂或庄园的处理技术等等,这些发生在咖啡原产地的种种都会影响到咖啡豆的风味及其品质。 而世界上种植、生产咖啡的国家不在少数,咖啡爱好者或刚入门的新手面对如此繁多的产地、产区以及种类,难免会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那般看花了眼。而前街的咖啡师的其中一个指责,便是帮助客人从众多选择中寻找到喜欢的咖啡豆。下面我们就来从三大洲开始,一步步理清,每个洲生产的咖啡以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咖啡产国。 从三大洲入门到精通 我们常说咖啡在本质上是一种植物、一种农作物,同时咖啡的种植要求十分苛刻,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种植咖啡树,咖啡适合种植的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业内称之为“咖啡带”。而在这条咖啡带内,咖啡种植的产地又可以按照三大洲进行分类,即我们常说的中南美洲、非洲以及亚洲太平洋三个大区域。 其中非洲的咖啡豆以果酸为标志、亚洲咖啡豆以草本、香料风味为特点、而美洲的咖啡豆整体平衡、均衡且酸味适中。   美洲 1721年法国海军军官德-克利(Gabriel Mathieu de Clieu)历经艰难险阻将第一棵咖啡树苗从非洲带到拉丁美洲的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这一切就是拉丁美洲咖啡种植的起源。因为当时的法国处于波旁王朝统治时期,拉丁美洲所种植的阿拉比卡咖啡就有了另一个时至今日在咖啡行业中声名遐迩的名字“波旁”。如今波旁已经是阿拉比卡中咖啡的重要分支。 美洲咖啡的整体风味以平衡而著称,咖啡中所有的风味都可以在拉丁美洲咖啡中找到。普遍使用水法处理生豆也是拉丁美洲咖啡的特点之一,良好的加工过程也使得其豆型相较于非洲咖啡大而更加均匀,瑕疵率也更低。 美洲咖啡的代表产国众多,其中包括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危地马拉、巴西等。 哥伦比亚或许是最有美洲特色的咖啡产国,精品级别的哥伦比亚咖啡(水洗处理),多带有柑橘调性、坚果以及黑可可,整体顺滑馥郁,黑可可是其一大特点,同时带有高海拔赋予的精致酸质,成为不可多得的优质咖啡产国。 哥斯达黎加种植咖啡已有两百余年,咖啡产业十分成熟,且是全球范围内稍有的禁止种植罗布斯塔咖啡豆的国家(连卡蒂姆品种都不可以),可以说是非常重视咖啡品质的国家。哥斯达黎加咖啡的特点来自其独有的蜜处理法——保留部分果胶的做法进行干燥,让哥斯达黎加的特点既有水洗般干净又略带日晒咖啡的甜感。坚果为主基调,同时夹杂清爽的酸质,厚实的同时带有糖般的甜感。 巴拿马或许是精品咖啡业内最瞩目的美洲产国了,全世界范围内生产着最优质瑰夏咖啡的庄园来源于此,如翡翠庄园、黛博拉庄园、九十加庄园等。而瑰夏品种更是巴拿马最具标志性的品种,04年翡翠庄园用一支瑰夏品种的咖啡夺得当年的最佳巴拿马生豆比赛,从此让瑰夏一路开挂,全世界都为其精致的花香、上扬的水果酸质、茶类的口感而欣喜若狂,即使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瑰夏咖啡依然时最受市场喜欢的咖啡品种。 美洲咖啡还有许多咖啡产国不在今天赘述,如产量巨大的巴西,小众的玻利维亚等。   非洲 非洲是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一个非常喜欢的区域,各种各样精致的果酸基调让一众咖啡老饕欣喜不已。其中以埃塞俄比亚以及肯尼亚最具代表性。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总是会推荐喜欢高酸度咖啡的客人从非洲开始着手,非洲咖啡的酸质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埃塞俄比亚无疑是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最喜欢的非洲产国,作为咖啡的发源地,埃塞俄比亚可以说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之地,已知的、未知的咖啡品种多不胜数。在埃塞俄比亚,最著名的莫过于耶加雪菲的名字,在国内早些年,几乎所有独立咖啡馆都可以看到耶加雪菲的豆子,可以说耶加雪菲是很多人开始接触精品咖啡时的“启蒙老师”,水洗耶加雪菲中的翘楚多带有精致的白色花香、柑橘酸质。埃塞俄比亚海拔高,天气干燥,多以日晒为主,日晒处理的埃塞俄比亚咖啡中以西达摩、古伎产区最富盛名,多以莓果、高甜感为主基调,如17年TOH冠军——来自古伎罕贝拉产区的一支日晒咖啡豆,国内冠以“花魁”的美名。 肯尼亚是非洲另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咖啡产国,具有超高辨识度的莓果调性,让人联想到西柚、黑莓、酸梅等水果。超高的酸度让肯尼亚咖啡几乎是夏天最受欢迎的冰咖啡之一。肯尼亚的风味基调多来自其SL28 & SL34品种以及成熟的水洗工艺。   亚洲以及太平洋 亚洲地区的咖啡特点多是浓郁醇厚的口感,沉稳的味道以及较低的酸度与非洲咖啡形成强烈对比。而亚洲最具代表的莫过于生产曼特宁咖啡的印度尼西亚,整个印度尼西亚(Indonesia)岛都出产咖啡,而爪哇在咖啡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常常介绍曼特宁咖啡的风味基调来自其独特的处理方式,印尼地区的气候多是潮湿干燥,几乎难以有足够的日晒时间来干燥咖啡豆,所以衍生出了去除羊皮纸干燥以及多次干燥为特点的湿刨法。韩怀宗老师描述该处理法误打误撞创造出了曼特宁特殊的低酸、浓稠和闷香风味。...

瑰夏咖啡豆长什么样?如何冲好一杯巴拿马瑰夏咖啡?巴拿马瑰夏的风味口感具有什么特点?

15:49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都出现在某一消费品上时,往往会被人们定义为「奢侈品」,这类物品的价格通常会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所挂钩,通常来说,奢侈品大多价格不菲,而在咖啡界内,也有类似“奢侈品”的咖啡豆,那就是——瑰夏。 对咖啡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瑰夏咖啡的风味优异,而且产量少、种植难度高,所以造就了它优质、稀缺的特性,以至于在咖啡市场,瑰夏的价格一直比常规咖啡品种要高上一截。(前街这里指的是常规瑰夏的价格,并非溢价严重、与味道不成正比的瑰夏价格)因此,大部分小伙伴在拿到瑰夏咖啡豆时,可能会担心自己一时不慎,冲毁了这份昂贵的美味,也因如此而不敢施展拳脚,在冲煮时十分保守,导致得到的咖啡味道平平无奇,喝不到瑰夏独特的风味。针对小伙伴的困扰,前街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如何冲好一杯瑰夏咖啡!   什么是瑰夏? 「瑰夏」这个名字其实是来自「Geisha」这个音译,它跟铁皮卡、波旁一样,属于咖啡属阿拉比卡大类下的一个品种。而之所以瑰夏会这么出名,全都归功于04年,翡翠庄园用它参与了BOP赛事,然后瑰夏绽放出了极其优异的花香斩获了赛事冠军。自此,瑰夏这个品种便登上了巅峰,无数人为之沉迷,也有无数人尝试用其他豆种将瑰夏拉下神坛,但时至今日,瑰夏王朝依旧健在。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瑰夏的豆种,相对于其他常见的豆种来说,瑰夏的外貌会更大、更长一些,两端微露尖角,整体呈现出一个椭圆形状。 (翡翠庄园·绿标瑰夏) 因为其外貌特征富有记忆点,所以在一些瑰夏拼配的单品豆里(瑰夏拼配,用瑰夏和其他豆种混合种植,采摘,处理,售卖的豆子),我们也能够一眼就找出瑰夏种的存在。 (这是来自巴拿马的瑰夏拼配:花蝴蝶,这支豆子里含有70%的瑰夏,大家可以尝试分辨一下~) 正如开头所说,瑰夏对于种植要求会更为苛刻,它需要更加优质的种植环境才得以健康生长。而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要求,瑰夏才有着更富裕的时间营养汲取,豆子密度因此更大,硬度更高。 在烘焙时,如果我们依旧采用快节奏来烘焙这样的豆子,那么将很容易出现外表熟了,豆芯没熟的夹生状态。因此,前街一般在烘焙瑰夏的时候,都会适当的延长烘焙时间,让热能得以充分渗透进豆芯,避免夹生的情况发生。而对于瑰夏来说,中浅度的烘焙会更适合它,因为这样的烘焙程度可以将它的酸度适当降低,突出瑰夏特有的花香风味!所以,前街在一爆开始后,会发展1分20秒左右再出炉(视豆子而定)。 (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瑰夏要怎么冲才好喝呢? 我们常常都能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只要豆子品质好,那么不管它怎么冲都好喝。话是这样讲没错,但是呢,瑰夏都这么贵了,那么它不应该在好喝的同时,还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特点吗~所以冲出瑰夏的特点也很重要。本次冲煮的瑰夏为绿标瑰夏,使用粉量为15g~ 正如前街所说,瑰夏的豆粒大颗,密度高。因此想要萃取它我们采用的水温需要更高一些,前街这里采用的是92°C。而研磨的选择上,前街采用了比以往稍粗的刻度来研磨它,20号筛网的78%过筛率。因为密度高的关系,瑰夏会更容易沉底,细粉因此会更容易造成堵塞,所以我们就需要使用稍粗的研磨,来减少堵塞的发生。 相对的,研磨粗了以后我们就需要增加其他参数的数值来补正这缺失的萃取率,而粉水比,便是不二“人”选。前街采用了1:16,一方面是水量的增加可以延长萃取的时间,萃取率得以得到修正,另一方面是瑰夏的苦味物质更少,我们可以贪婪的萃取更多的风味物质,所以它就是前街常说的,即便萃取率不在金杯萃取范围里也会很好喝的那种咖啡。 在冲煮时,我们需要知道,瑰夏的密度高,所以吸水速度更慢,如果我们依旧采用30ml的热水去进行闷蒸,那么很容易会造成旁路水过多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降低闷蒸时的水量,减少旁路水的滋生。同样,闷蒸时间为30秒,从内向外注水打湿咖啡粉即可! 闷蒸结束后,就可以开始注入第二段热水了!前街给这一段分配的水量为120ml,目的是想让萃取时间获得适当的延长,风味得以更加全面。而注入的方式同样,先从中心向外绕圈,到达外圈以后以匀速的绕圈速度不断循环绕圈,直至注入目标水量,此时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接着我们需要等水位下降至可以看见底部粉床的时候!如果你的注水手法没有问题,那么缓慢下降的水位会逐渐显露出一个“小碗状”粉坑。时间大约在1分15秒~20秒的时候,水位就会下降到可以看见粉床的位置,那么此时,我们就可以注入第三段热水。 最后一段热水的水量为95ml,由于整个粉床已经构成了一个碗状,原本位于表面的咖啡粉均匀的分布在了杯壁上,因此现在我们能够萃取到前两段萃取不太充沛的底部咖啡粉了!所以我们采用的注水方式为:匀速绕小圈。 而这个小圈为硬币大小即可。大约在1分35秒左右,就会将水注入完毕。那么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咖啡液滴滤完毕就可以啦! 咖啡液滴滤完毕后,我们摇晃摇晃,豁楞豁楞,就可以开始品尝啦! 用这样的方式冲出来的瑰夏咖啡花香气扑鼻,酸味柔和,白色花香、柑橘、蜜瓜的味道都能够被我们清晰的感知到,蜂蜜的丝滑触感,悠长的绿茶尾韵都是这杯咖啡的出色表现。快着手试一试吧~...

什么是爱乐压?爱乐压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使用爱乐压冲出一杯咖啡?爱乐压制作的咖啡好喝吗?

15:21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一些接触咖啡冲煮不久的小伙伴在选购器具时留意到长得像个针筒的器具,要不是商家打上了「咖啡冲煮」的标签,估计一些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名叫“爱乐压”的针筒竟真的是个冲煮咖啡的器具。实际上,在咖啡的相关赛事中,还有一项关于专门使用爱乐压冲煮的比赛哦。今天前街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爱乐压到底是个怎样神奇的咖啡冲煮器具吧。 解剖爱乐压 爱乐压的构造可简单分解为壶身、滤盖、活塞压筒三大部分,当然还有专门的圆形滤纸与爱乐压搅拌棒、漏斗。它结合了法式滤压壶的浸泡萃取方式、手冲咖啡的滤纸过滤以及意式咖啡机的加压萃取。其工作原理是将咖啡粉与热水搅拌混合后,以压筒挤压空气,穿透滤盖萃取出风味干净的咖啡。 爱乐压使用教程 爱乐压的制作咖啡方式分为正压与反压。正压就是将爱乐压的壶身正放在杯子上,加入研磨好的咖啡粉以及一定比例的热水之后进行搅拌,插入活塞压筒之后往下按压萃取。 反压则是把活塞压筒先安在壶身上,倒反着,放入咖啡粉与热水进行搅拌后,按上滤盖,再倒回来进行挤压萃取。 演示咖啡豆使用的是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自家烘焙的前街巴西皇后庄园黄波旁,中度烘焙。研磨度比手冲咖啡研磨度更细,20号标准筛通过率为90%。水温使用90℃。   正压方式 ①首先,把圆形滤纸按在滤盖上并用水湿润贴合; ②把滤盖按在壶身上,正面放置于滤杯之上。放上漏斗,倒入15克研磨好的咖啡粉; ③开始计时,倒入热水,水位至壶身的“④”刻度处; ④使用搅拌棒稍稍搅拌壶内的咖啡粉,让全部咖啡都被水湿润。 ⑤按上活塞压筒,因为正压会有咖啡滴入下壶,所以注水后搅拌按上压筒的动作要快。按上压筒后,因为里面处于密封状态,因此滴水会停止。 ⑥1分钟后,开始挤压活塞压筒,咖啡液受挤压的效果被压到下壶,挤压完毕后时间是1分20秒。 反压方式 ①组装壶身和活塞,把活塞压筒压至刻度“④”处,倒放置于桌面。 ②放上漏斗,倒入15克咖啡粉。 ③开始计时,然后注入热水至满。 ④使用搅拌棒把咖啡粉搅拌均匀,出现金黄色液面。 ⑤按上滤盖,翻转壶身置于滤杯之上,这个动作要快,防止咖啡液溢出。 ⑥直到1分钟后,开始挤压活塞压筒,咖啡液被挤压至滤杯里,挤压完毕后时间是1分20秒。 这两种方法前街更倾向于反压方式,因为反压更加容易上手以及稳定性高,正压在注水的同时,水也会滴入下壶,因此要掌握就比较困难。...

中浅烘焙SOE浓缩咖啡如何萃取?SOE咖啡的萃取思路是什么?SOE中浅烘豆的萃取参数怎么调整才好喝?

14:58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当下SOE咖啡成了咖啡界的一种潮流趋势,不少小伙伴也会购买一些SOE豆子在家自制咖啡,但自己上手后发现,照搬常用的那套方案去萃取得到的咖啡咖啡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喝,于是想让前街说说SOE(中浅烘豆子)应该如何萃取。那么,前街便就此话题与大家分享一二。首先,我们要明确,无论是什么咖啡豆,它的萃取思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想方设法萃取出这支咖啡豆好的风味,同时避免负面风味出现。   浅烘SOE味道会尖酸? 以前有很多论调说浅烘豆不适合做浓缩咖啡、会尖酸、会很难喝。确实,浅烘豆做出来的浓缩咖啡确实会比深烘的要酸,这是基于烘焙度的属性。还有一点是浓缩咖啡萃取方案的固定,在手冲中,都区分浅烘与深烘咖啡豆的冲煮参数了,在意式中,还是基于常用方案来萃取,出现尖酸味也是也是合情合理的。那要想萃取出好风味的浓缩咖啡,就需要要一个清晰的思路。   明确目的 有一点是很多朋友没有想明白的,就是你萃取这个浓缩咖啡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直接喝,还是兑水,还是加奶。这会影响整个萃取方案的计划,比如直接喝,浓缩咖啡需要柔和一些;若兑水,浓缩咖啡风味需要更全面一些;若加奶,浓缩咖啡需要更浓一些。 (那为什么深烘咖啡豆不需要注重这些?其实也是同样要注重的,只不过很多时候一个参数就符合3类饮品,所以就不需要弄出2-3套萃取方案,这就是为什么说做意式浓缩咖啡要用中深烘焙的咖啡豆,因为省心。)   先套用萃取公式 还是与平常调研磨度一样使用套标准公式,这个公式为粉液比1:2,时间25-30秒。之所以先用这个公式,主要是先确定一个研磨度,尽管后面可能还是需要微调研磨度,但不至于研磨度差别太离谱。 (如果你平常是使用中深烘焙的意式豆,那么研磨浅烘soe基本都有调细研磨刻度,比如前街日常使用的暖阳拼配研磨刻度是2.1,同样的粉也比与时间,浅烘肯尼亚咖啡用的研磨度为1.6。而且因为烘焙导致的密度变化,同样重量的浅烘咖啡粉体积会比深烘要少一些。所以也要根据自己的粉碗容量来确定最终的粉量。) 根据风味与目的来调整 用通用公式萃取出来的咖啡在研磨、流速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如果风味存在问题,就需要对症下药。 比如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太尖酸了而且余韵太短暂了。一般这个问题是最好解决的,先观察这个研磨度的流速是否合理,比如,第一滴咖啡液是第几秒出来的,如果4-5秒,可以适当再调细一些研磨度,如果是7-8秒,那就不需要调了。 接着是延长萃取量,一般会延长10-15g。因为咖啡液出现尖酸与余韵短主要是咖啡豆萃取率偏低的问题,增加咖啡的萃取量会使得浓缩咖啡的味道没那么刺激,逐渐平衡,突出甜感。当然,这个方法会使咖啡的浓度变低,一般适用于直接喝或者兑水做成美式。比如前街使用肯尼亚咖啡豆萃取的参数是20.6g萃取出55g咖啡液,时间为34秒,直接喝柔和有莓果的甜感,做成美式后饱满、扎实的梅子、番茄酸。 制成奶咖,多是把研磨度调成更细来弥补萃取率低的问题。后续的调整不要被通过公式的数据所框住,就算萃取时间超过30秒,制作出来的奶咖好喝也是可以的。这个是解决soe奶咖中咖啡味不足的问题,如果是奶咖中出现酸涩感,那还是需要延长萃取量来解决。 第二个常见的问题是使用公式萃取出来咖啡液出现不愉快的味道,如草味、杏仁味、焦苦味等等。这个最好使用一分为三的方法来检验问题所在。假如萃取出的目标咖啡液为40g,那么我们就用三个杯子分别接住前中后段咖啡液约各13g。分别品尝三杯咖啡中哪杯有不愉快的味道,如果只是后段有,那么只需要减少萃取量即可。如果第一杯或者三杯都有,就需要调整研磨度。 第三个问题是咖啡液太淡了,没有味道。这是很多朋友向前街反映的问题。前街也总结了一些问题,就是大多朋友都觉得意式研磨度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只要一款豆调好的刻度,其他咖啡豆也能通用。其实不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有咖啡液太淡、单薄的问题,一般是研磨度没搞准。当然,如果你要浅烘soe豆与传统意式深烘豆比浓郁的话,那确实是比不过。...

虹吸壶的由来|虹吸壶是谁发明的?虹吸壶与手冲咖啡有何区别?虹吸壶做出来的咖啡风味特点是什么?

14:39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最近有小伙伴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将虹吸壶咖啡纳入到自家的菜单中,给客人们多了一项选择。这一做法在快餐当道的时代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毕竟虹吸壶咖啡的制作流程很是繁杂琐碎,出品效率并不高。 相比之下,单品咖啡的一众选项中,手冲咖啡明显要比虹吸壶方便快捷。那么,这一波虹吸壶潮流的重新新奇是因为在咖啡风味上有优异表现,还是单纯的文艺复兴呢?今天前街就此与大家浅析一二。 虹吸壶 虹吸壶也称为「塞风壶」,它的由来有着非常多的说法,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1840年),英国人Loeff使用实验室的玻璃试管创作出了虹吸壶的雏形-真空式咖啡壶。 两年后(1842年),法国的巴香夫人(Madame Vassieux) 将其进行了改良,随后,便诞生了上下对流的第一把直立式虹吸壶!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虹吸壶并没有在法国掀起太大的波澜,直到它被带到了日本,才开始它的成名之路。 1924年,知名的器具制造商「Kono」公司推出了直立式虹吸壶,这不刚好,需要慢工细致操作才能制作出香浓咖啡的虹吸壶,碰上了深受匠心精神渲染的日本人,两者一拍即合,虹吸壶就这样一跃成为日本当时最受欢迎的咖啡器具之一!这火热的潮流很快就从日本蔓延到了我国的香港、台湾省,然后再传到内地,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热度。 直到精品咖啡的普及,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深烘咖啡,逐渐喜爱上了浅烘焙的酸甜滋味。于是,侧重于深烘冲煮的虹吸壶便渐渐走向沉寂,取而代之的是简便快捷的手冲咖啡。 但最近,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增添了虹吸壶选项,这不由得让人好奇虹吸壶做出来的咖啡跟手冲咖啡有着怎么样的区别,那么,我们就来对比一下,看看同一个豆子,它们冲出来会有什么不同的区别吧!   冲煮实验 本次实验采用的豆子为:牙买加·蓝山一号。因为虹吸壶会偏向深烘豆的制作,所以我们采用当时的咖啡皇帝-蓝山一号来作为我们本次对比使用的豆子!   手冲咖啡冲煮参数 粉量20g,粉水比1:15(300ml热水),水温88°C,研磨为Ek43的10.5刻度,20号滤网的75%过筛率,滤杯:Kono,冲煮方式:三段式。 我们先使用粉的两倍水量(40ml)进行30秒的闷蒸,随后缓慢绕大圈注入140ml热水,待水位即将见底后,再将剩余的120ml热水全部绕小圈注入,等待渗透完毕即可!   虹吸壶的冲煮参数: 粉量20g,粉水比1:12(240ml热水),研磨为Ek43的9刻度,20号筛网的90%过筛率,搅拌方式:十字搅拌法。 当处于下壶的热水被尽数吸入上壶后,便将咖啡粉全部倒入!使用搅拌棒将粉压入水中浸泡25秒,然后对其搅拌7秒,随后让时间走到55秒时关闭火源,最后进行5秒的搅拌,等待咖啡液回流即可!具体操作可以点入『虹吸壶咖啡的操作解析』这篇文章了解一下~   品鉴时间 手冲咖啡冲出来的蓝山具有很均衡的味道,坚果、奶油、巧克力,以及带有悠长的回甘,较高的醇厚度。 虹吸壶制作的蓝山,在风味跟手冲不相上下,浓郁的巧克力,坚果,香料味道,同样有着悠长的回甘。较为明显的不同点就是,手冲的蓝山会偏向于均衡,而虹吸壶做出的蓝山触感会更为圆润,各有各的好处。 而且,总的来说,虹吸壶能给到的体验感是不止于口腔里的味蕾感受,还有极具养眼的视觉盛宴!这些确实都能够给予它回归的一个正当理由!但想必...

什么咖啡豆适合用法压壶冲泡?如何正确使用法压壶冲咖啡?法压壶冲煮咖啡时的粉水比是多少?

14:28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对于一些懒人选手来说,手冲咖啡需要注意冲煮手法、水温、时间;摩卡壶、虹吸壶等器具操作起来需要一定技巧,还要费时间清洗保养,不由会想问问前街有没有简单易操作的器具。别说,还真有!法压壶便是懒人冲咖啡的首选器具,它无需严谨的注水手法和复杂的变量控制,可以说是冲泡类器具中最简单操作的一种。 法压壶 French Press 源于法国,它由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和盖子组成,盖子中间带了一个可以上下抽拉的金属滤网,用于隔离开咖啡渣与咖啡液来把控萃取。法压壶的原理就跟我们泡茶一样,用热水浸泡咖啡粉一定时间后,将活塞向下插入,过滤得到咖啡液。虽说法压壶冲煮咖啡真的很方便,然而还是有朋友反馈给前街,自己用法压壶泡出来的咖啡味道总是不尽人意。   研磨多粗?浸泡多久?水温多高?比例多少? 通常我们查看法压壶的使用教程,一般都建议采用粗研磨,前街建议选择中国20号标准筛70%过筛率的粗细,也就是粗砂糖大小。 粗研磨不仅可以提高萃取过程的容错率,还能减少研磨带来的极细粉。法压壶金属滤网一般在80-300微米之间,滤孔肉眼可见的大,因此细粉很容易穿过,一并进入到咖啡液里变得浑浊。当然如果想追求更多层次的风味口感,也可采用细研磨,记得相应减少浸泡时间以避免过萃。  时间是法压壶可以自由调控的参数,少了人为的搅拌因素,浸泡时间就是影响萃取率的关键之一。在同一条件下,一般来说萃取时间越久,口感会越浓郁,然而也更容易过萃导致出现苦味、涩味、木味。搭配粗研磨,前街建议中浅烘咖啡的浸泡时间约4分钟,中深度烘焙咖啡更易萃出苦味,因此泡至3分30秒即可。这个时间能充分释出正面的风味物质,也可避免泡太久带来的苦杂感。 由于法压壶是一次性直接完成注水,萃取的温度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所以需要比手冲的水温稍微高一些。如果冲泡中浅烘焙的酸调咖啡,可以使用92~94℃,中深度烘焙的苦调咖啡则建议使用89~90℃。秋冬季节时室温较低,我们可以先将法压壶用开水提前预热,减少萃取时热量的散去。 调整咖啡的浓度当然就离不开粉水比例,前街一般建议会用1:16的粉水比例进行冲泡,例如使用15克咖啡,那么就应该倒入240ml的水,用这个粉水比例泡出来的咖啡浓度大约会在1.1-1.2%左右,是一个非常舒适的浓度范围。如果有朋友喜欢浓郁一点的,也可以使用1:15比例。 “这款咖啡豆适合用法压壶泡吗?” 很多客人在挑选好一款咖啡豆以后,咨询前街是否适用于法压壶冲泡。理论上,法压壶适合所有可用于手冲的咖啡豆,但考虑到它的萃取原理属于静态式浸泡萃取,油脂带给咖啡更多的厚重感,风味趋向于浓醇、均衡,因此更适合表现中度以上烘焙的咖啡,比如黑巧克力、坚果、焦糖风味。如果用浅烘的酸调咖啡来萃取,咖啡中的花香与果调容易被掩盖,反而凸显不出丰富的韵味层次。   “懒人”也要清洁和保养你的器具 法压壶的金属滤网在长期使用后会吸附并积累咖啡释出的油脂,残留在滤网和压杆上会氧化变质,从而影响后续的使用。所以我们用完法压壶以后一定一定要记得及时清理。清洁法压壶的时候要把所有金属零件拆开,无论是容器还是零件都需要用清洁剂进行清洗并完全擦干、晾干再收起来。 ...

挂耳咖啡与速溶咖啡的区别是什么?挂耳咖啡的错误冲煮操作有哪些?如何冲好一杯挂耳咖啡?冲泡挂耳咖啡时有什么注意要点?

14:08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由于便捷简单,挂耳咖啡的普及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可以被带到任何一个地方,加入热水就可得到美味的咖啡享用。但是呢,普及的仅仅只是挂耳咖啡,而挂耳咖啡的使用方式,似乎不少人对其还存在些许偏差。 并不是说挂耳咖啡只能够使用传统的冲泡方式来制作,而是冲泡时的有些错误操作会影响到我们最终的饮用体验。所以,今天就让我们先来重新了解一下,什么是挂耳咖啡!   什么是挂耳咖啡? 挂耳咖啡是用日本人发明的一种便捷式咖啡包冲煮出来的咖啡,由于该咖啡包左右两侧有着类似小耳朵的纸片挂在杯子上,于是便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挂耳咖啡包,而用它冲出来的咖啡就是『挂耳咖啡』啦! 挂耳咖啡包的设计理念源自于挂绳茶包(就是带有吊绳的茶包),但是呢,如果直接按照茶包一样去设计这个咖啡,那它的可玩性除了浸泡以外就没有其他用途了(且咖啡的味道将会平平无奇)! 于是发明者开始冥思苦想,试图模拟出手冲时使用的滤杯,最终如愿以偿,他做出来了!使用无纺布作为咖啡包的材质能够很好的隔离咖啡粉,无纺布的一个侧边会有可以钩挂在杯子上的纸耳,没错,最初的挂耳是单边“耳朵”的,这样就能够吊挂在杯子上进行滴滤式的冲煮了! 但由于在冲泡的过程中,“单耳”的咖啡包无法经起源源不断注入的热水重量,于是几经优化,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双耳”挂耳咖啡包就诞生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制作方式会影响挂耳咖啡的饮用体验吧!   一、当成茶包直接进行浸泡 很多朋友会将挂耳咖啡包错当成茶包,不开封,直接进行浸泡!这样会出现一个什么后果呢? 没错,就是最终呈现的咖啡味道寡淡,且带有些许木质、纸的味道!究其原因,首先便是挂耳包的材质虽然跟茶包相同,但它的薄厚度不一样,不开封的时候我们只能够从挂耳包的周边进行注水,这样就导致热水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浸润到位于中间的咖啡粉!如果提早结束浸泡,那么将很容易获取一杯索然无味的咖啡(咖啡味的水会更恰当)! 但即便拉长时间进行浸泡,逐渐失温的热水也很难在没有搅拌运动的情况下,让位于中心的咖啡粉得到足够的萃取; (浸泡时间在6分钟的时候,中心的咖啡粉依旧有着没被湿润的部分) 或者是,在中心的咖啡粉完整萃取前,位于外侧的咖啡粉以及挂耳包的材质味道会提前完整释出,我们都知道咖啡部分的可溶性物质是最好不要萃取到的,因为它可能会带有苦味、杂味等负面味道,再加上挂耳的纸味,虽然不难喝,但也很难会好喝。   二、将挂耳当做速溶进行冲泡 很多朋友常常会将挂耳当成是速溶进行冲泡,但其实,挂耳咖啡跟速溶咖啡是完全不一样的!速溶咖啡是通过干燥技术将萃取好的咖啡液制成粉末,所以我们才能够在加入热水之后将其颗粒融化,其实也就是将它恢复成咖啡液。 但挂耳不一样,挂耳的咖啡颗粒是由咖啡豆直接研磨出来的,它拥有70%的不可溶物质,也就是木质纤维。我们将它当做速溶进行冲泡的时候,暂且不谈味道上的感受,光是一口咖啡一嘴渣,就很难拥有良好的饮用体验了。   三、一口气注入太多的热水 大部分朋友在冲泡挂耳咖啡的时候使用的是家用的烧水壶,一个不注意很容易就将注入过多的水量,导致咖啡粉溢出,结局就像上面一样,很容易就拥有一口咖啡一嘴渣的不良体验。 四、杯子过矮/过小 前街之前写过蛮多篇关于挂耳用杯的文章,当冲泡挂耳的时候使用的是较矮的杯子时,咖啡就会在冲煮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浸泡,这样很容易就萃取出过萃的苦涩味道。 那么,挂耳咖啡应该如何正确冲泡呢? 最简单最常规的挂耳冲泡方式可以移步至「挂耳咖啡是如何简单冲泡的?」这篇文章进行详细了解,前街在这里浅浅分享一下:大致就是选择高一些的容器减少浸泡萃取的过程;少量多次的注入热水,防止热水带着咖啡渣溢出;选择合适的冲泡水温和比例就可以啦~ 但其实无论是滴滤式的冲泡也好,浸泡式的萃取也罢,挂耳咖啡的制作绝对不只是局限于某一种萃取方式!只不过在我们制作的同时,最好避开能够产生负面体验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我们在摄入咖啡时的不良感受!...

挂耳咖啡有什么特点?挂耳咖啡如何冲泡才好喝?挂耳咖啡能反复冲泡吗?一包挂耳咖啡可以冲几次?

13:45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作为一款日常饮品,咖啡已深入到许多人的生活,对许多人而言,每日的一杯咖啡不再只是满足自己的咖啡因需求,咖啡冲煮时产生的令人愉悦的产区之味也是人们喜爱咖啡的原因之一。不同的咖啡产区会有不同的风味与味道,比如耶加雪菲的柑橘花香、巴拿马瑰夏的花茶调性、水洗哥伦比亚的柑橘黑可可、印尼曼特宁咖啡的草本香气等等。 不过,一些小伙伴虽然喜欢喝咖啡,但很多时候无法去到咖啡馆享受一杯好喝的咖啡。对于这种情况,前街十分推荐大家在家自己冲煮手冲咖啡,享受自制咖啡的乐趣。只是,今天要介绍的是除了手冲咖啡之外,还有一种更方便快捷的方法——挂耳咖啡。 挂耳咖啡是什么? 我们常见的买到的挂耳咖啡是一种类似滤袋形状的咖啡包,以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的挂耳为例,将咖啡豆研磨之后封进专用的过滤袋中,最后进行密封处理。而挂耳咖啡的名字也源于其过滤袋撑开之后的两个支撑脚,宛若挂着咖啡杯的两只耳朵。 挂耳咖啡的特点就是与手冲咖啡相比,会更加快捷方便。手冲咖啡的制作需要准备的器具包括注水壶、温度计、滤杯、滤纸、磨豆机等,而挂耳咖啡因为已经研磨好所以无需磨豆机,而过滤袋的设计也让我们无需滤杯滤纸,因为独特的过滤袋已经兼具了滤杯以及滤纸的功能。 因为比手冲咖啡更加便捷,所以挂耳咖啡也经常用于出差旅行等场景。那么手冲咖啡该怎么冲煮呢?   挂耳咖啡怎么冲? 挂耳咖啡的冲煮十分简单,不需像手冲咖啡一样准备太多东西,只需要一包挂耳咖啡、热水以及杯子便可。 首先将挂耳包的外包装撕开,取出里面的咖啡滤包。 接着沿着咖啡滤包的提示撕开,将挂耳咖啡撑开。随后将挂耳咖啡的两支“耳朵”撑在杯子或者壶口。 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的挂耳包每包的咖啡量为10克,推荐的冲煮比例为1:15。首先第一段注入少量的热水,确保润湿所有的咖啡粉,闷蒸时间10到20秒,第二段注入水到将近满,让咖啡液下降,最后再注入一段水至满,总共三段注水,等待剩余咖啡液过滤即可享用。   挂耳咖啡可以冲多少次? 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认为挂耳咖啡类似于简化版的手冲咖啡,与手冲咖啡一样,挂耳咖啡只能冲煮一次,同时还要控制比例,比例太高(注入太多水),会导致咖啡味道寡淡。为什么?因为咖啡豆可以被萃取的物质只占咖啡豆重量的30%左右,所以即使注入再多的水也不会让咖啡味道变好。 同时还有注意比例,与手冲咖啡一样,比例推荐为1:14到1:18之间,而挂耳咖啡的比例刚好是注入闷蒸的一段水以及两段注满的水量,即注入三段水量。另一个方法是找一个容量在两百毫升的杯子,注满杯子的八成即可。...

何为挂耳咖啡?挂耳咖啡应如何冲泡?挂耳咖啡对冲煮手法、参数等有要求吗?挂耳咖啡具体冲泡流程是什么?

13:29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最近一些购买了前街挂耳包的小伙伴向门店的咖啡师提出问题「挂耳咖啡应该要怎么冲,有什么讲究吗」。对于这个问题,某位曾经把挂耳咖啡当作速溶咖啡冲的过来人相当有发言权,今天就前街来跟大家讲讲挂耳咖啡应该如何冲煮吧。   先谈谈挂耳咖啡! 挂耳咖啡是一个带有挂耳纸卡片的过滤袋子,里面包裹着咖啡粉。这里的咖啡粉是咖啡豆研磨好的,并不是速溶咖啡,是有渣渣的,不全溶于水。所以把挂耳包打开,倒进热水里泡是个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就失去挂耳的功能以及你会满嘴咖啡渣子。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沿着“Open”线撕开上面的口子,再张开挂耳小卡片,卡在杯口上。     冲挂耳的奥义——一切从简 首先,选择喝挂耳咖啡的对于速溶的味道是不太感冒的,这两种咖啡都有便捷的属性,但咖啡风味却区别明显。而挂耳更像一个简便的手冲咖啡,它们的冲泡形式基本一样,而且同样的咖啡豆所冲出来的风味也基本接近。 所以你在冲挂耳咖啡当然也可以照搬手冲咖啡那套仪式满满的模式:细长的鹅颈手冲壶、精确到0.01g的电子秤、精美的玻璃壶,撕开挂耳包,优雅地挂在玻璃壶之上,再用那熟巧的绕圈注水形式闷个蒸,注个水。 但如果你只想简简单单地尝一杯好喝的滴滤式咖啡,挂耳咖啡包也能很简单的帮你做到,特别对于出门在外、极简主义的朋友。 挂耳咖啡最注重的是简便,带有“耳朵”的咖啡滤带替代了滤杯与滤纸,已经预磨好的咖啡粉让你省下磨豆机的烦恼。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水倒入滤袋中,等待过滤出干净透彻的黑咖啡就可以了。 又可能会有小伙伴问道,注水是要绕圈吗,要停顿吗,要闷蒸吗?对于注水的要求,并不会像手冲那样要求严格,主要是有两点,一是手冲的滤杯是锥形,上宽下窄,绕圈注水也是要为了均匀萃取,而挂耳咖啡包的上下宽度基本一致,而且口子比较小,绕圈注水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且冲挂耳咖啡的注水器具也不只是局限在细长的鹅颈手冲壶,退一步来说,只要能倒水的器具都可以,像普通热水壶,普通保温瓶都可以。 为什么说手法与技巧对挂耳来说意义不大呢,因为挂耳包因为注重简便性,牺牲了咖啡的新鲜度与冲煮技巧操作性,所以同一款豆子中,挂耳的风味不会高于手冲。所以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用最简便的方法冲出咖啡的风味就可以了,不需要与手冲比较。 冲挂耳咖啡唯一要注意的只有水温以及注水量,水温是冲任何咖啡都必须要注意的因素,很多白领在冲挂耳咖啡习惯性用饮水机加热好的水,大多饮水机加热的温度不会高于75摄氏度,所以直接用饮水机的热水冲挂耳咖啡,味道会显得淡薄无味。前街建议冲挂耳的温度在88-91摄氏度以内就可以了。 需要注入多少水呢?一包标准的挂耳咖啡包的规格为10g,我们只需注入120ml-150ml的水即可,当然,追崇简单的冲法要把电子秤也要解放了。挂耳作为个人饮用的咖啡,通常直接挂在自己的马克杯上就冲煮了,所以可以记住马克杯的150ml处的水线,等咖啡滴至150ml左右就抽起挂耳包。   还有一种方法,以下进行一个操作演示,供大家参考: 使用的器具也是非常简单,仅一包挂耳咖啡包,一个高身杯,一个保温杯,保温杯内装满了早上煮沸的热水。使用高身的杯子也是为了不让水持续浸泡着咖啡粉出现苦涩味。 ①首先把挂耳咖啡包撕开,把它挂置杯子之上。 ②打开保温杯,往挂耳滤袋中间倒入第一段热水,注至整个滤袋的1/2处,等待15秒。 ③第二段接着继续倒入热水,注至整个滤袋的9分满,大概位置是沾在滤袋上最上方的小卡片条处停止注水。 ④等咖啡液全部都流入杯子里后,第三段继续倒入热水,注至整个滤袋的9分满后停止注水。 ⑤等咖啡液全部流入杯子里后,第四段继续倒入热水至滤袋的9分满,等咖啡液流入杯子里后就可以移除挂耳滤袋了。 ⑥一共注水4段,第一段注到1/2处,其余三段都是等咖啡液全流完后再注至9分满,前街经过数次测试,这样注水的话,基本总注水量都在150ml左右。 其实,冲泡一杯挂耳咖啡真的不需要很复杂的操作与器具,就这样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就能得到一杯好喝的挂耳咖啡了。...

哪些咖啡豆适合制作冷萃咖啡?在家自制冷萃咖啡要如何选择咖啡豆?冷萃咖啡的制作流程和冲煮参数是什么?

13:17 28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进入七八月份,冷萃咖啡的人气便“蹭蹭”上升,很多朋友到店喝咖啡时都会询问一下关于冷萃咖啡的知识,了解如何在家自制冷萃咖啡。那么择日不如撞日,前街借此机会与大家聊一聊「冷萃咖啡」。 冷萃咖啡其实也就是区别于平常的热水冲咖啡。是利用冷水长时间浸泡或者滴滤咖啡粉萃取出的咖啡液。冷泡与冰滴是最常见的冷萃咖啡形式。不过现在也有些地方也把冷萃咖啡狭义地代指冷泡咖啡,与冰滴咖啡区分开来。这可能来自于翻译的问题,冷萃咖啡的英语为“Cold Brew Coffee”,冰滴咖啡的英语为“Cold Drip Coffee ”或者“Dutch Coffee”。 在平时冲手冲咖啡的时候,我们会很讲究水温,因为水的温度直接会影响咖啡的萃取效率,冷水的萃取效率非常低,如果要得到一杯浓度不错的咖啡,就必须延长萃取时间。所以,冷萃咖啡的制作时间非常长,通常会在6-8小时。 冷萃咖啡与热咖啡最大的区别在于冷萃咖啡萃取时间长,因此水溶性的风味物质会更多,味道会更加浓郁,口感更醇厚。而且全程低温萃取与保存,保质期也会更长,一般能存储3-5天。 至于冷萃咖啡适合用什么咖啡豆?前街推荐使用中浅烘焙的单品咖啡豆,做出来的冷萃咖啡会清爽可口,非常适合夏日饮用。 有些朋友可以想知道某款咖啡适不适合做冷萃咖啡,或者想让前街推荐几款咖啡豆做冰滴咖啡。对此,前街可以帮大家理清一下咖啡豆风味以及冷萃咖啡的关系,这样应该会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咖啡豆。 咖啡豆标签上的风味描述,是在杯测的时候所品尝出来的风味,也就是说,不管是何种萃取方式,制作出来的咖啡都会有标签上描述的风味。而冷萃咖啡是属于一种做法,能凸显出某一些特点,例如浓郁的发酵味。 所以说,不管是用于制作手冲咖啡,还是冷萃咖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挑选对应标签上风味描述相匹配的单品咖啡豆,咖啡豆本身的风味与冷萃这种萃取方式并不冲突。 “如果你是喜欢酸味明显,清爽的感觉,则可以选择一些水洗处理的浅烘咖啡豆,例如耶加雪菲、危地马拉花神、肯尼亚;如果你是喜欢果香蜜甜一点的,则可以选择日晒、厌氧的浅烘咖啡豆,例如花魁、巨石庄园蓝莓、玫瑰谷;如果你喜欢浓郁的发酵味与酒香的,可以选择洪都拉斯的雪莉、荔枝兰、哥斯达黎加的巴哈、莫扎特、哥伦比亚的花月夜……” 那中深烘咖啡是不是不能做冷萃咖啡呢?并不是,只是大多数人不能接受冰的苦咖啡,正如不会有人自愿喝冰的癍痧凉茶,自然就不推荐使用了。前街也尝过一款用中度烘焙的云南豆制作的冷萃咖啡,经过妥善保存冷藏至第七天,其口感醇厚,果酒般的发酵感非常强烈。说明了不酸的咖啡并不是不能制作冷萃,只是要制作出好喝的冷萃很难。 冷萃咖啡的制作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基本掌握几个关键参数就能做出好喝的冰咖啡。冷萃分为浸泡萃取的冷泡咖啡与滴滤式萃取的冰滴咖啡,冰滴咖啡的制作方法前街之前也做过详细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本文就不重新赘述了。 制作冷泡咖啡的器具也很简单,只需要一个600ml的容器,“你问矿泉水瓶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只要你不嫌弃它不雅观的话!” 冷泡咖啡主要讲究的参数有咖啡研磨度、比例以及时间。冷泡咖啡所需的咖啡研磨度比手冲要细一些,大约是20号筛网通过率85%的粗细度。 粉水比例一般是1:12,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自行调整。若以600ml的容器来算,大约40克粉需要480ml的冷水。 浸泡时间建议控制在12-24小时之间,时间越长咖啡就越浓。只需要把咖啡粉与水放入瓶子中,然后轻轻摇晃,让咖啡粉全部湿润。之后就置于冰箱(5-10度)冷藏12-24小时。 最后需要过滤,用滤纸(布)把咖啡渣与咖啡液隔开就可以饮用的,也可以放在冰箱中低温冷藏4小时再饮用,这样的香气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