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罗布斯塔不受精品咖啡圈待见?罗布斯塔有什么品种优势?罗布斯塔的咖啡风味如何?
我们都知道,咖啡主要分为三大品种: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利比里卡,大品种往下细分又有无数个小品种,例如铁皮卡、波旁等我们熟知的小品种,便都归属于阿拉比卡这个“大家庭”中。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市场能看到很多商家宣传时提及这样一句广告语“本店/本产品采用100%阿拉比卡咖啡豆”。
有小伙伴对此感到疑惑,明明富有商业价值的还有一个罗布斯塔种,为什么没看到任何商家在宣传时标榜自家产品用豆是“100%罗布斯塔”呢?
罗布斯塔
罗布斯塔是一位比利时的学者在1898年的非洲刚果盆地,发现的一个新品种。但是,它其实是卡内弗拉咖啡种细分下的一个子品种,什么意思呢?
如果按真正意义上来讲,三大品种其实应该是:小粒的阿拉比卡、中粒的卡内弗拉、大粒的利比里卡,而罗布斯塔是属于卡内弗拉细分下的子品种,对应的级别本应该是阿拉比卡细分下的子品种,例如铁皮卡!而不是与阿拉比卡齐名。
所以才经常会有人说:拿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进行对比是不严谨的一件事情,因为两者在植物学上的“辈分”就不在一个等级!
为什么罗布斯塔能够取代卡内弗拉作为三大种之一呢?
这件事只要一说起来卡内弗拉种就会感到尴尬!因为在它的子品种里,只有一个罗布斯塔能够用作商业用途,其他的子品种至今还留在非洲内地,处于一个野生的状态!
而且最关键是,罗布斯塔在商业用途上,很多方面都能够力压大部分阿拉比卡的子品种,所以渐渐的,人们口中的中粒种咖啡代名词就变成了罗布斯塔。
罗布斯塔的优势
首先要提到的重中之重就是抗病能力了,敲黑板!阿拉比卡种有着44条染色体,而罗布斯塔的染色体只有它的一半,也就是22条。正常来说,染色体的数量越多,那么就说明这个株植的基因复杂度越高,产出的物品就越高级!
但要知道,阿拉比卡是自花授粉派,而罗布斯塔则是异花授粉派!异花授粉的罗布斯塔它的植株品质会比较高,这是因为通过异花授粉而产生的后代植株会拥有两种亲本植株的遗传性状,这样就能够产生更多的可能性,从而避免很多病灾,因为它们能够通过不断改变基因来适应环境!
而自花授粉的阿拉比卡正因为没有外来基因的介入,在不断繁衍的过程中越来越单一,抗病能力极差。所以在二十世纪的时候,被「叶锈病」绊了一跤,栽了一个大跟头,很多原本栽种阿拉比卡的地方经过叶锈病侵蚀之后,纷纷改种为抗病能力强的罗布斯塔!
其次就是拥有更多的咖啡因!罗布斯塔的咖啡因是阿拉比卡种的两倍,约在2.7%~4%区间。咖啡因能够有效防止昆虫的啃食,完美充当了天然杀虫剂的身份!自然就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有着更多的存活机会。关键是结出的果实还非常多!
那么相信就有朋友会问了:既然有着这么多优势,那为什么没人用罗布斯塔作为宣传的标语呢?
罗布斯塔的劣势
是优点也是缺点,正因为罗布斯塔体内的咖啡因与绿原酸都是阿拉比卡种的两倍,所以它无法拥有比拟阿拉比卡的芳香气味。深烘焙的罗布斯塔有着强烈,冲击的味道,而且他会比阿拉比卡的豆子苦的多得多!因为咖啡因和绿原酸这两位大哥正是苦味的主要来源!
如果你试图打破传统,将罗布斯塔烘至浅焙,那么你得到的并不是如阿拉比卡浅焙豆的花果香气,而是谷物、干草、杏仁带着杂乱的酸质!可以看出,不管是深烘还是浅烘,罗布斯塔的风味都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不禁引人猜想,是不是因为罗布斯塔的抗病能力好,所以给到的种植环境太差了,如果将它的环境、种植待遇提升到阿拉比卡的水平,是不是也能够种植出具有优异风味的罗布斯塔呢?
然后就有人秉承着这个想法,将罗布斯塔种植到高海拔的地区,悉心照料,然后就收获了精品级别的罗布斯塔!
精品级罗布斯塔
咖啡生豆大致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杯测评分80分以下的商业级咖啡豆,另一个是杯测评分80分以上的精品级咖啡豆。
而悉心照料的罗布斯塔便达到了80分以上,被列入了精品级别!印度的“咖啡皇家”罗布斯塔,它们确实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罗布斯塔的苦涩印象!厚实,干净,便是人们喝到它后的直观感受。
但这样的罗布斯塔数量非常稀少,目前以这样的方式种植罗布斯塔的庄园寥寥无几,主要还是以苦涩的商业种植为主,我们当然无法以个数来对它进行整体的评判。
既然风味不合适,那为什么还要种植它?
便宜!!!罗布斯塔有着极其优异的价格优势。巴西产出的咖啡豆可以说是阿拉比卡界最良心的价格了,但,罗布斯塔整整比它便宜了一半!!!
其次就是它有着大量的咖啡因,以及较高的醇厚度!三者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速溶咖啡原料的不二之选,所以很多罗布斯塔在采收处理后,直接就送入了速溶工厂进行速溶的制作!
以及它会有着丰厚的油脂,所以很多时候在拼配里加入一点点罗豆,就能在不影响风味的情况下,让浓缩持有大量金黄色的油脂,何乐而不为呢~
但要知道,罗布斯塔并不是劣质咖啡,只是说它这个品种产出的味道不太符合现代大众的口味而已。而且,高品质的罗布斯塔定有能被广泛传播的一天,让我们在稍等一会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