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意式咖啡能用浅烘豆吗?用浅烘咖啡豆萃取意式浓缩时需注意什么?

11:25 25 8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通常情况下,大家制作意式浓缩时选用的都是以中深、深度烘焙为主的咖啡豆,因为深烘咖啡制作时产生的焦香气与牛奶味道更搭,特别是对于仅有一台磨豆机的咖啡店或个人玩家而言,选择与牛奶咖啡更适配的咖啡豆更加重要。但同一款豆子同一种味道喝久了难免会腻,那么像这种时候,大家就会选择一些与平时常用咖啡豆相反风味的产品来换换口味,例如以清新、干净为主的浅烘咖啡豆。

可由于两者之间的差距过大,所以导致在萃取时需要的参数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们使用萃取深烘豆的参数来萃取浅烘豆,那么不出意外,最终得到的这杯咖啡将会离好喝有一定的距离。很多朋友经常在后台询问前街为什么浅烘豆萃出来的浓缩尖酸、没味,兑了牛奶之后很难喝之类的问题,这些便是使用错误参数后得到的结果。

所以今天前街就来分享一下,在我们使用浅烘咖啡豆制作浓缩咖啡的时候,都有哪些参数需要调整或者需要注意。那么首先,便是最为重要的--研磨度。

 

一、研磨度

在我们将意式用豆从深烘换成浅烘以后,首先需要进行调整的就是磨豆机的研磨度。因俩者的密度、脆度相差甚远,所以它们所需要的研磨度并不相同。

深烘豆的特性为密度低、脆度高,在同样的研磨度下,它磨出来的颗粒相比浅烘豆会更细一些;而浅烘豆的特性为密度高、脆度低,所以在同样的研磨度下,磨出来的颗粒会比较粗。

咖啡粉的大小粗细影响着粉饼的阻力,粉饼的阻力则决定了萃取时的下水速度,而下水速度的快慢又影响着萃取时间。当咖啡粉的颗粒变粗以后,同样的粉量将会以更快的时间完成目标液重的萃取,这会让萃取效率得到降低,咖啡会因此出现萃取不足的现象。

(甚至容易出现通道效应)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咖啡获得充分的萃取,那么首先就需要将研磨调细,直至磨豆机能够磨出符合当前使用的咖啡粉大小为止(通过时间进行判断)。一般前街在将意式用豆从深烘换成浅烘的时候,都会将研磨度调细2~4格。

 

二、粉量

粉量则是我们第二个需要注意的事情!因为粉饼和冲煮头之间是需要预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保证萃取的均匀,所以粉碗的用粉量才会被限制,它们都有着各自的适配载量。

那一般来说,当我们在用浅烘豆萃取咖啡的时候,它的粉量会比深烘豆萃取时多个0.5g~1g左右。因为深烘豆密度低的原因,所以在同样的粉量下,深烘咖啡粉会比浅烘咖啡粉占据更多的粉碗空间(也受研磨影响)。如果我们想要使用浅烘豆来萃取浓缩咖啡,那么在粉量上可以适当增加,以此拉近粉饼和冲煮头的距离,防止在萃取过程中出现通道效应。

三、时间

其次就是萃取时间!因为浅烘豆的密度更高,更不易被萃取出风味物质,所以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或更细的研磨来获得一个完美的萃取。

这里就没啥好说的啦,毕竟大家那么机智~一般用深烘豆萃取浓缩的时间会控制在25~35秒区间内,而浅烘豆则最好是28~40秒,甚至是以上都是可以的(常规萃取,不是预浸泡)

 

四、液重

除了调整时间和研磨以外,在我们萃取浅烘浓缩的时候还可以选择缩小一下粉液比例,也就是提升萃取出来的咖啡液重。例如原来前街萃取深烘豆时使用的比例为1:2,那么浅烘咖啡的粉液比就可以是在1:2.5左右。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浅烘咖啡豆因为烘焙较浅,所以具有一定的酸度。而咖啡的酸和牛奶的甜是冲突的,融合起来的味道十分突兀,并不能像苦一样和牛奶的甜起到相互提升的作用。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延长液重来或者提高萃取率来增加苦味物质释出,从而平衡酸味。

 

五、减少牛奶的量

除了酸味以外,我们用浅烘咖啡豆制作意式咖啡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咖啡和牛奶的比例。美式咖啡还好,但如果浓缩的用途是为了制作拿铁、澳白这样的牛奶咖啡,那么我们最好减少使用的牛奶量。

因为浅烘咖啡的味道并不会像深烘咖啡一样突出,是比较清新、干净的类型。如果我们使用的牛奶的量过多,那么牛奶的味道很容易就会将咖啡的味道给掩盖掉,然后变成一杯咖啡味的牛奶。所以如果我们不想喝到一杯咖啡味寡淡的牛奶咖啡的话,那前街建议大家在制作时,可以适当的减少牛奶的量~

由于大家使用的咖啡豆各不相同,所以前街这里不会给出直接数据。大家可以根据思路先进行调整,然后再按照味道来进行微调,这样一杯好喝的浅烘意式咖啡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