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皮卡、波旁、卡杜拉、SL28和瑰夏有什么区别?不同品种的咖啡豆外观有何差异?怎么区分不同品种的瑰夏?
近期有小伙伴与前街分享身边朋友的“特殊技能”——拿到一包咖啡豆外只一眼就看破了咖啡品种,令人不由连连惊叹。实际上,这种“特殊技能”想要学会其实并不难,我们最常接触的单品豆几乎都是阿拉比卡种咖啡豆,而阿拉比卡种又会往下细分为多个不同的小品种,比如“始祖品种”铁皮卡、亦或像波旁、卡杜拉这类由“始祖品种”经由时间推进而产生演变的自然变种。
我们提到的这些虽都从属于阿拉比卡种,但外观上多多少少会有些许不同,只要抓住豆与豆之间的差异点并将其记住,“一眼看破品种”便指日可待了。那么,就跟着前街的介绍,来学习这项“特殊技能”吧。
铁皮卡
铁皮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它作为始祖品种,是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咖啡品种之一。全身所呈现的是扁平饱满、细长、且非常标准的椭圆形。
目前在网络上能够看到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介绍图片,它所用的豆种几乎全是铁皮卡。
波旁
波旁是在铁皮卡进入也门后产生异变的自然变种。大小与铁皮卡相当,只是两端的长度变短,由原来的椭圆形状转变为近乎圆形的豆身,也因此被称为圆身咖啡。随后被法国人带了一批圆身咖啡种子种在了波旁岛,波旁咖啡的名号就这样蔓延开来。
它之所以会和铁皮卡统称为阿拉比卡的古优品种,是因为后续大量的其他阿拉比卡种都是由这两个品种演变出来的。
卡杜拉
卡杜拉是波旁品种的自然变种,波旁形状为圆身颗粒,卡杜拉会比它小一点,且豆身稍长,所以呈现出来的模样就是一个小小的微胖椭圆形状。
卡杜拉在二十世纪初的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个种植园发现的,它的植株较矮,但枝干间隔近,果实体型偏小,同样的空间里它能够产出更多的果实。抗叶锈病的能力也比较强,目前在中美洲大面积的种植。
SL28/SL34
这两个是非常受欢迎的肯尼亚经典品种!你所喝到的大部分肯尼亚咖啡使用的豆子,很有可能就是这两款来自史考特实验室选育的品种。
史考特实验室的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找到优质的咖啡种,精心挑选了42个不同的品种,然后进行长达十多年的选育,最终,这俩兄弟就在这里面脱颖而出。名字中的“SL”也就是史考特实验室「Scott Laborotary」的缩写,而28、34分别是它两的序号。
SL28和SL34的咖啡树大致相同,主要差异是SL34的叶尖会比SL28的颜色更深一些,SL28的叶尖属绿色。在汲取养分方面SL28会比SL34低一些,但反而结出的果实会比SL34更多,还抗旱。这也就是为什么SL28能从肯尼亚延伸到拉丁美洲广泛种植的原因。
虽然它俩经常挨着一起种,但小伙伴们都能够很容易就将它们分辨出来。一个豆身长,一个豆身偏圆...没错!跟你们想的一样,经过专家研究,一个是铁皮卡或其变种、一个是波旁或其变种。
瑰夏
听说大家对瑰夏很熟悉?那就来试试分辨一下这三款截然不同的瑰夏吧。
巴拿马瑰夏
虽然都叫瑰夏,但样貌全然不同。大伙口中最传统的瑰夏其实指的就是巴拿马产出的瑰夏(T2722),体型细长,豆身两头尖,中间肥硕饱满,个头偏大。这也是所有的豆种里辨识度最高的了。
比如前街门店售卖的巴拿马·花蝴蝶,它是一款采用了70%的瑰夏和30%的卡杜拉、卡杜艾组成的豆子。就像下图一样,我们不用细分也能清楚的辨别出藏匿于其中的瑰夏,只要找准两头尖细、中间饱满,个头稍大的准没错。
埃塞的瑰夏就不一样了,它们是在巴拿马的瑰夏声名远扬后,专门有人去到当年疑似瑰夏取样的埃塞森林,在里面找出认为是瑰夏风味亦或者,长得差不多的品种。图中的1931/戈里两款瑰夏皆来自于瑰夏村庄园,而它们正是在埃塞森林里被瑰夏村庄园主所发掘出来的。
瑰夏1931
庄园主Adam在2011年建立了瑰夏村庄园,并跟随顾问按照史料记载在埃塞的森林里不断探索,最终在大量的品种中找出了瑰夏1931。不管是从它的豆型还是杯测风味,都与巴拿马的瑰夏十分相似。而经过基因测序发现它很是接近1931年于卡法森林发现的那株瑰夏种,于是将其命名为「瑰夏1931」。
它相较于巴拿马瑰夏的个头会小一些,但同样都是两头细长,中间饱满的长椭圆形状。
戈里瑰夏
而戈里瑰夏则是庄园主重返森林,找到的另一款瑰夏种。它的个头更小,偏向正规的椭圆形。相比起前面两款瑰夏,它看起来会更像是埃塞俄比亚的原生种。在风味表现上只是比较接近巴拿马的瑰夏,但喝到更多的是埃塞俄比亚的本土风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