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Sed ut perspiciatis

印度风渍咖啡介绍 印度风渍咖啡特点口感风味 冲泡手法 印度风渍咖啡处理方法

11:05 12 9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什么是印度风渍咖啡,风渍日晒处理法是一套怎样的的处理放,这个处理方法处理出来的印度印度风渍咖啡,它的口味又是怎么让人流连忘返,印度的风渍咖啡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怎样的方法,下面将为你揭开印度风渍咖啡的“神秘面纱”。 一般提到亚洲咖啡豆子,首先都会想到印尼的曼特宁。其实亚洲还有一个让人感到神秘的咖啡,就是著名的印度风渍咖啡(又称为季风咖啡或者马拉巴咖啡Monsooned Coffee),其风味的形成过程让前街咖啡十分感兴趣。据说是以往咖啡生豆由印度船运至欧洲的过程受印度洋海上高温湿气作用,让生豆体积膨胀、颜色成为了金黄色,正是这样的发酵等变化,让口感更为甘醇且风味独特。普遍的豆子处理法都是依靠人工晒干、发酵等手法,而唯有印度风渍咖啡是依靠自然气候形成的风味特点,实在让前街咖啡惊叹不已。 印度风渍马拉巴■ 产区:印度南部马拉巴海岸■ 海拔:1100-1200米■ 品种:Kents,S795,Catimor,selection 9■ 处理法:风渍日晒处理法 产区介绍咖啡早在16世纪就由朝圣者带入建立第一个咖啡农庄,你可能想像不到印度生产的咖啡量比起埃塞俄比亚与任一个中美洲国家还多出许多,有90万公顷的土地种植咖啡豆,印度约有14万个咖啡农庄9成以上的农场面积不到10亩属小规模耕种,这些农场分布在南方与东方海拔900-1200 米的海岸山脉上,咖啡品种以阿拉比卡占3分之二为最多其余为罗布斯塔种,总产量约在44-45万袋之间,是全球咖啡第五大生产国。 风渍咖啡是无意间创造出来的新风味。十七到十八世纪,印度以帆船运送咖啡豆到欧洲,一趟要花上六个月,生豆置于船仓底层,吸收了海面的湿气与咸味,生豆运抵欧洲已变质,色泽从深绿蜕变为稻谷的黄褐色,咖啡的果酸味几乎不见了,却意外发展出浓浓坚果与谷物味,喝起来口感十足,有点玄米茶风味。北欧人很喜欢这种金黄色的另类咖啡。一八六九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加上汽船问世,缩短了印度一欧洲的航行时间,客户却开始抱怨印度咖啡“走味”了,失去昔日迷人的主黄色与坚果味,订单锐减,印度出口商才开始研究解决之道。  原来运往欧洲的咖啡,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来不及熟成“变身”,失去原有风味,于是出口商想到印度西南部马拉巴沿岸每年五月下旬至九月有印度海洋吹来的咸湿环境,几经实验果然制造出类似昔日的金黄色无酸味咖啡,因此取名为“季风咖啡”,即俗称的风渍咖啡。数百年来,广为欧洲咖啡业者使用于调配综合咖啡豆,能增加黏稠度及茶感。 出口港口MANGALORE 是印度的新芒格洛尔港口。 位于该国印度半岛西南卡纳塔克邦古尔普尔河口之北,门格洛尔城西北,临阿拉伯海。港内(MANGALORE)水域东北岸为散货码头,用于杂货,该码头有铁路通达。夏季常吹西南风,风力平均达5-6级,还受热带风暴影响。潮汐属半月型,输出矿产、胡椒、咖啡、檀香木、腰果、茶叶等。新港至南约2海里原有港口规模小,主要用于沿海贸易与渔业。门格洛尔市港口至南,与新港相距约10公里,与老港相距约6公里。 处理法每年的5、6月份,在印度的西南部会出现季风现象,风渍咖啡需以日晒豆来做,咖啡农将豆子平晒在风渍厂里,大约有12-20厘米的厚度,放置5天,再一遍又一遍地用耙子梳耙这些咖啡豆,使所有的咖啡豆都接触到当时湿度极高的空气,然后把这些咖啡豆松松地装到袋子里堆起来,以便使季风可以吹透袋子。风渍厂房面向西边,迎取西南吹来的咸湿季风。咖啡豆平铺在风渍场内,窗户全开,夏天从阿拉伯海岸吹来的季风湿度很高,风渍一定程度后再入袋,但咖啡豆不能装太满,且咖啡袋不能堆挤太密以免不透风而发霉,在那儿这些袋子每周重新装一次堆—次,一共经过7周,直到咖啡豆变了颜色和味道,还要不时倒出咖啡豆更换麻布袋以免孳生霉菌,相当费时耗工。 风渍期约十二至十六星期,熟成后还要再经过烟熏处理,以驱赶象鼻虫,最后还要人工筛豆,挑掉未变成金黄色的失败豆子。从6月开始,经过三至四个月风渍,绿色咖啡豆的体积澎胀一至两倍大,颜色开始由绿转呈金黄色,重量和密度降低,含水率约13%,豆子的酸度也被降低,质与量均起重大变化。最后再把未风渍好的豆子或是其他杂物、缺点豆再筛选一次,除去那些未受到“季风”影响的咖啡豆,然后进行杯测、分级、装袋、出口等的后制动作准备,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制作“季风”咖啡的好时节。 种植品种肯特(Kent):在1911年在印度麦索尔地区肯特咖啡园发现的铁比卡混血品种,S288 与Typica 混血而成的,具有高产量和抗锈病特性。 但未曾在杯测取得好成绩。咖啡香气比波旁种更加有厚度。 S795Jember,印度的植物学家反过来用了第一代的S288 与铁皮卡混血而成的Kent,Kent再与第二代的S288 混种成为现在的S795 。1955年印尼咖啡和可可研究所(ICCRI)命名为Jember广泛种植在印度和印尼也门和埃塞俄比亚。对咖啡叶锈病有些抗性,但随时间抗性减低。风味靠近阿拉比卡,具有野性的味道。 Catimor1959年,葡萄牙人将巴西卡杜拉与提摩混血,培育出了抗病能力与产量能力都超级强的混二代卡提摩。但风味也较差,目前是商用豆的重要品种。为了改善卡提摩杯测不佳的恶评,近年来各国植物学家再回过头以阿拉比卡与卡提摩多带交互配种,试图降低罗豆血统。 烘焙建议这支咖啡属于豆质密度一般,前街咖啡决定烘焙中等火力再稳步爬升,转黄点在4分50秒左右,然后降低火力开风门进入梅纳反应,一爆时开大风门,保持火力,温度约184.4℃,一爆后2分30秒下豆。 烘焙机:杨家600g半直火炉温预热至设施200度入锅,风门开设3,30S后开火,火力调整160,回温点1’25”,保持火力,4’50”转黄,青草味消失,进入脱水阶段,火力下调至140,风门开到4,到168度时火力再次下调至110。  8分钟脱水完毕脱水完毕,豆表出现皱着和黑斑纹,烤面包味转为咖啡香,为一爆前奏,这时火力保持不变,风门开到5,并留意听一爆的声音。到8’55”’开始一爆,风门全开5。一爆后发展时间2分30秒,至197.8℃下锅。 冲煮建议前街咖啡尝试使用虹吸、爱乐压、法压壶、kalita梯形三孔滤杯四种方式进行冲煮,对比其风味。一、虹吸冲煮参数:研磨度BG 6M(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75%),粉水比1:13,水温84℃,萃取时间一分二十秒 冲煮手法:下壶倒入260克水,等水上升至上壶以后倒入20克粉后轻压粉床让粉与水充分接触,30秒时进行搅拌,50秒时熄火再次搅拌,让咖啡液回流。 风味:入口微带果酸,有着玄米茶、巧克力的风味,body比较薄 二、爱乐压冲煮参数:研磨度BG 6M(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75%),粉水比1:13,水温85℃,萃取时间一分五十秒 冲煮手法:反压,用15克粉,倒入195克的85℃热水,一分钟的时候进行搅拌,一分三十秒时倒扣开始压出来,压完时间是一分五十秒。 风味:闻起来有奶油、坚果的香气,带着些许草本植物的风味,蔗糖回甘,body中等。 三、法压壶冲煮参数:研磨度BG 6M(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75%),粉水比1:13,水温85℃,萃取时间两分钟 冲煮手法:15克粉,倒入195克水,一分钟时对咖啡粉床进行搅拌,一分五十秒压下去,萃取时间全程两分钟。 风味:入口口感顺滑,body较厚重,有着柔和果酸,带着坚果、玄米茶、奶油巧克力的风味,蔗糖回甘。 四、kalita梯形三孔滤杯冲煮参数:研磨度BG 5R(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75%),粉水比1:14,水温85℃,萃取时间二分 冲煮手法:用18克粉,冲煮时的粉水比是1:14,用30克水闷蒸30秒,缓慢注水至125克时进行分段,注水至250克时结束。 风味:入口有着淡淡的梅子酸调,可可、坚果、奶油的风味,尾段明显的麦茶、玄米茶茶感。 前街咖啡发现用不同的器具来煮制这支豆子时,基调是差不多的,都是带着明显的玄米茶、可可、坚果的味道,但在口感上以及果酸的表现上却是不大一样。这几种器具中,虹吸煮制的马拉巴整体比较均衡、柔和;爱乐压煮制的在香气上比较明显;用法压壶煮制则能够得到一杯醇厚度高的马拉巴;而在手冲的表现下,果酸变得更为清晰容易辨认。 同一支豆子在不同的器具下所展现出来的风味不尽相同,这也正是咖啡的可玩性所在呢!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kaixinguoguo0925 ...

印度季风咖啡 季风咖啡豆的特点 季风咖啡冲泡手法口感风味

10:36 12 9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季风咖啡——这是一种拥有海洋的味道的黑咖啡,季风咖啡被存储在特殊仓库中直到季风到达,通风结构的设计使得潮湿的季风流通于咖啡豆之间,以致其体积膨胀。其风味口感醇厚顺滑,香气浓郁,有独特辛辣味,而且在季风咖啡豆还是生豆的时候带着草香味,烘培好的季风咖啡豆味道更是深深地走入人们心胃。 印度是亚洲最早种植咖啡的国家,其咖啡豆也受到很多咖啡爱好者的喜好,因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咖啡豆加工的方式通常被称作“季风”(monsooning)过程。前街咖啡杯测时有对比过几款亚洲产区的咖啡豆,发现亚洲产区的咖啡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醇厚,例如前街今天介绍的季风咖啡豆,入口也是草本,醇厚感极佳。 那什么才是“季风”(monsooning)过程?季风咖啡豆是什么呢? 季风咖啡是印度南部应用典型风干工艺加工的一种咖啡豆,为了提高黏度而特意存储在开放的仓库里暴露在季风中,以降低咖啡酸度。季风咖啡是无意间创造出来的新风味。十七到十八世纪,印度以帆船运送咖啡豆到欧洲,一趟要花上六个月,生豆置于船仓底层,吸收了海面的湿气与咸味,生豆运抵欧洲已变质,色泽从深绿蜕变为稻谷的黄褐色,咖啡的果酸味几乎不见了,却意外发展出浓浓坚果与谷物味,喝起来口感十足,有点玄米茶风味。北欧人很喜欢这种金黄色的另类咖啡。一八六九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加上汽船问世,缩短了印度一欧洲的航行时间,客户却开始抱怨印度咖啡“走味”了,失去昔日迷人的主黄色与坚果味,订单锐减,印度出口商才开始研究解决之道。 原来运往欧洲的咖啡,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来不及熟成“变身”,失去原有风味,于是出口商想到印度西南部马拉巴沿岸每年五月下旬至九月有印度海洋吹来的咸湿环境,几经实验果然制造出类似昔日的金黄色无酸味咖啡,因此取名为“季风咖啡”,即俗称的风渍咖啡。数百年来,广为欧洲咖啡业者使用于调配综合咖啡豆,能增加黏稠度及茶感。 前街提到印度咖啡国人最常接触的风渍马拉巴(Malabar),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远古时代咖啡要花上数个月的航程才能运抵欧洲,在航行中由于曝露在充满盐分的海风与湿气中,变化出一种特殊的口感而且原本新鲜深绿色的咖啡豆也变得与曼特宁一般成黄褐色,那时的欧洲人喜欢这个浓郁的厚度与奇特的风味。 季风咖啡豆处理方式 1.将储存的豆子放在厂房面向西边,日晒咖啡豆平铺在场内,窗户全打开,以便迎取西南吹来的咸湿季风。 2.咖啡豆不能装太满,因为咖啡袋堆挤太密会到导致不透风而发霉,还要不时倒出咖啡豆更换麻布袋以免滋生霉菌,相当费时耗工。 3.这个时间段约十二至十六星期,熟成后还要再经过烟熏处理,以驱赶象鼻虫。 4.人工筛豆,挑掉未变成金黄色的失败豆子。 5.经过最少6个月到一年的季风吹拂,豆子们的质与量都有了重大变化,咖啡豆的体积会澎胀一至两倍大,重量和密度降低,含水率约13%。  季风咖啡豆的特点 在处理法过程中,咖啡豆膨胀为原体积的双重和带有暗淡的金黄色,用时长达12到16个月,然后经过用过量处理挑出堆积膨大不完全的咖啡豆,剩下的咖啡都有待出口。  烘焙建议 前街咖啡在烘焙这款季风咖啡豆的时候,考虑到这支咖啡属于豆质密度一般,虽然豆体肥硕,却是外强中干的软豆,最终决定采用中深烘焙的手法。烘焙中等火力稳步爬升,转黄点在4分50秒左右,然后降低火力开风门进入梅纳反应,一爆时开大风门,保持火力,温度约184.4℃,一爆后2分30秒下豆。 前街咖啡具体烘焙细节: 炉温预热至设施200度入锅,风门开设3,30S后开火,火力调整160,回温点1’25”,保持火力,4’50”转黄,青草味消失,进入脱水阶段,火力下调至140,风门开到4,到168度时火力再次下调至110。  8分钟脱水完毕脱水完毕,豆表出现皱着和黑斑纹,烤面包味转为咖啡香,为一爆前奏,这时火力保持不变,风门开到5,并留意听一爆的声音。到8’55”’开始一爆,风门全开5。一爆后发展时间2分30秒,至197.8℃下锅。  冲煮建议 冲煮参数:Kono滤杯,15g粉,1:15粉水比,88℃水温,研磨度(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75%) 冲煮手法:分段式萃取,30g水闷蒸30秒,第二次小水流绕圈注水至125g,待液面将至即将露出粉层时开始第三段注水,注至225g停止,总萃取时间2分钟(包括闷蒸时间)。 冲煮风味:入口有着淡淡的梅子酸调,可可、坚果、奶油的风味,浓郁焦糖、葡萄干、草本气息,尾段明显的麦茶、玄米茶茶感。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kaixinguoguo0925 ...

印度咖啡口感描述 印度咖啡特点 印度咖啡产地风味等级

10:22 12 9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提到咖啡,人们会联想到亚洲产区的咖啡豆,印尼所生产的咖啡随着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形成,让印尼的咖啡豆所制作出来的咖啡风味口感独特,而且所处于的地理位置不同,咖啡也有等级区别之分,喜欢印尼咖啡的朋友们进来了解下。 说到印度,大家可能会想到印度咖喱或是印度红茶,其实印度咖啡也很有名气。印度的咖啡历史相当悠久,是亚洲第一个种植咖啡的国家,在咖啡的世界里一直以来占有一席之地。前街咖啡通过对比亚洲几个知名咖啡产国,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风味特性,就是醇厚感,印度咖啡也不例外,特别是前街咖啡在杯测印度一款季风咖啡豆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浓郁的草本气息,令人印象深刻。印度咖啡历史 早期阿拉伯人垄断咖啡的种植与行销,贩卖到欧洲的咖啡都独一专卖,对于咖啡种子与树苗的管制极为严格。1670年,一位印度的回教修行者,巴巴布丹Baba Budan前往阿拉伯麦加朝圣,他在也门摩卡(Mocha)港口发现了咖啡,便包藏了七颗咖啡种子,搭船回国,把咖啡种植在南方的Chickmagalur山地。印度人为纪念此人把Chickmagalur山也称为巴巴布丹山。今天Chickmagalur是印度非常重要的咖啡产地。1696年印度咖啡再移植印尼爪哇岛种植。 印度咖啡种植环境印度咖啡种植主要位于南部地区,带有充足湿气的山区地形,海拔800-1600米,世上极少咖啡产地像这里一样拥有很丰富的品种:森林、草本植物、灌木、花草和动物族群,组成一个壮观的乐园。夏季大致属于热带气候,冬季则很凉爽,为所有咖啡农提供极佳的环境。  印度生产的咖啡量比起埃塞俄比亚与任一个中美洲国家还多出许多——有90万公顷的土地种植咖啡豆。印度约有14万个咖啡农庄,9成以上的农场面积不到10亩,属小规模耕种,这些农场分布在南方与东方的海岸山脉上,年产量约在44-45万袋之间,是全球咖啡第五大生产国。全国几乎80%的咖啡产量会出口到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地,大部分出口的咖啡豆会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 印度咖啡产区 卡纳塔卡Karnataka、克拉拉Kerala、泰米尔纳德TAmil Nadu是印度咖啡的主要产区,咖啡产量共占全国90%以上。目前印度咖啡有2/3是罗布斯塔,阿拉比卡仅占1/3。在西南的卡纳塔卡皆有种植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产量占印度咖啡总产量的50%;南部的克拉拉主攻罗布斯塔,占总产量的30%;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两者皆有种植,占印度咖啡总产量的10%;其余10%分散在北部新兴产区。  印度咖啡五种主要咖啡品种 【肯特Kent】 在1911年在印度麦索地区肯特咖啡园发现的铁比卡混血品种,由S288 与铁皮卡混种而成的,具有高产量和抗锈病特性。咖啡香气比波旁种更加有厚度,并引种到肯尼亚、印尼等咖啡产国。以英国人L.P. Kent的名字命名,他是迈索尔多登古达(Doddengudda)庄园的庄园主 。 【S795】 本地人称Jember,该品种是1940年代印度以肯特Kent和大果咖啡品种利比瑞卡Liberica杂交育成。1955印尼咖啡和可可研究所(ICCRI)命名为Jember,广泛种植在印度、印尼和埃塞俄比亚。S795是目前印度的主力品种,占阿拉比卡总产量的70%。此品种对咖啡叶锈病有些抗性,但随时间抗性减低,具有枫糖浆或红糖般的味道。 【S274】 印度最著名的小粒种罗布斯塔,市场上以皇家罗布斯塔Robusta Kappi Roya销售,是全球最高贵的罗布斯塔。16/17目的大小,表面干净,豆质硬,胖嘟嘟的很是漂亮。与普通日晒罗布斯塔相比,【S274】丝毫没有刺激的涩味、土腥味、橡胶味,带有日本玄米茶的味道,茶感十足,粘稠度很高。 【Sln C×R】 由刚果种(Coffea congensis)与罗布斯塔的混血,C×R即Congensis×Robusta。目前这款咖啡已进入美国精品咖啡界,采用日晒处理,喝起来有印度香料味,略带水果的酸香,据说体验很特别。 【Catimor】 1959年,葡萄牙人将巴西卡杜拉与蒂姆混血,培育出了抗病能力与产量能力都超级强的混二代卡蒂摩。但风味也较差,目前是商用豆的重要品种。为了改善卡蒂摩杯测不佳的恶评,近年来各国植物学家再回过头以阿拉比卡与卡蒂摩多带交互配种,试图降低罗豆血统。 印度咖啡分级 印度的咖啡豆分级方法与其他地方不同,先区分阿拉比卡都和罗布斯塔豆,再针对这两类咖啡豆细分为水洗豆与日晒豆,分级的标准时依据生豆的大小。 就阿拉比卡豆来说,水洗豆冠以Plantation(Plantation的意思是大型农场或共同处理中心),等级高低依序为A、B、C、BBB与Bulk,而自然干燥豆(Unwashed)则冠以Cherry(Cherry的意思是咖啡果实,但是这里指的是已经处理完成的生豆),以下表格是阿拉比卡豆的各种级别: 就罗布斯塔豆而言,水洗豆冠以Parchment,等级高低依序为AB、C、BBB与Bulk,而自然干燥豆则冠以Cherry,以下是罗布斯塔豆的各种级别: 印度的咖啡产业是由印度工业和商业部属下的印度咖啡委员会(Coffee Board of India)管理。印度咖啡委员会负责推广栽种咖啡、咖啡在国内外的销售、进行有关咖啡研究、向小型咖啡农提供财政援助、保障咖啡农工作时的待遇和未能出售的咖啡。风渍马拉巴 产区:印度南部马拉巴海岸海拔:1100-1200米品种:Kent,S795,Catimor,selection 9处理法:风渍日晒处理法风味:焦糖、葡萄干、草本气息,玄米茶,莓果余韵 风渍咖啡是无意间创造出来的新风味。17到18世纪,印度以帆船运送咖啡豆到欧洲,一趟要花上六个月,生豆置于船仓底层,吸收了海面的湿气与咸味,生豆运抵欧洲已变质,色泽从深绿蜕变为稻谷的黄褐色,咖啡的果酸味几乎不见了,却意外发展出浓浓坚果与谷物味,喝起来口感十足,有点玄米茶风味。北欧人很喜欢这种金黄色的另类咖啡。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加上汽船问世,缩短了印度一欧洲的航行时间,客户却开始抱怨印度咖啡“走味”了,失去昔日迷人的主黄色与坚果味,订单锐减,印度出口商才开始研究解决之道。 原来运往欧洲的咖啡,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来不及熟成“变身”,失去原有风味,于是出口商想到印度西南部马拉巴沿岸每年五月下旬至九月有印度海洋吹来的咸湿环境,几经实验果然制造出类似昔日的金黄色无酸味咖啡,因此取名为“季风咖啡”,即俗称的风渍咖啡。数百年来,广为欧洲咖啡业者使用于调配综合咖啡豆,能增加黏稠度及茶感。 【风渍日晒处理法】每年的5、6月份,在印度的西南部会出现季风现象,风渍咖啡需以日晒豆来做,咖啡农将豆子平晒在风渍厂里,大约有12-20厘米的厚度,放置5天,再一遍又一遍地用耙子梳耙这些咖啡豆,使所有的咖啡豆都接触到当时湿度极高的空气,然后把这些咖啡豆松松地装到袋子里堆起来,以便使季风可以吹透袋子。 咖啡豆平铺在风渍场内,窗户全开,夏天从阿拉伯海岸吹来的季风湿度很高,风渍一定程度后再入袋,但咖啡豆不能装太满,且咖啡袋不能堆挤太密以免不透风而发霉,在那儿这些袋子每周重新装一次堆—次,一共经过7周,直到咖啡豆变了颜色和味道,还要不时倒出咖啡豆更换麻布袋以免孳生霉菌,相当费时耗工。 风渍期约十二至十六星期,熟成后还要再经过烟熏处理,以驱赶象鼻虫,最后还要人工筛豆,挑掉未变成金黄色的失败豆子。从6月开始,经过三至四个月风渍,绿色咖啡豆的体积澎胀一至两倍大,颜色开始由绿转呈金黄色,重量和密度降低,含水率约13%,豆子的酸度也被降低,质与量均起重大变化。最后再把未风渍好的豆子或是其他杂物、缺点豆再筛选一次,除去那些未受到“季风”影响的咖啡豆,然后进行杯测、分级、装袋、出口等的后制动作准备,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制作“季风”咖啡的好时节。   【烘焙建议】 前街咖啡在烘焙这款季风咖啡豆的时候,考虑到这支咖啡属于豆质密度一般,虽然豆体肥硕,却是外强中干的软豆,最终决定采用中深烘焙的手法。烘焙中等火力稳步爬升,转黄点在4分50秒左右,然后降低火力开风门进入梅纳反应,一爆时开大风门,保持火力,温度约184.4℃,一爆后2分30秒下豆。 前街咖啡具体烘焙细节: 炉温预热至设施200度入锅,风门开设3,30S后开火,火力调整160,回温点1’25”,保持火力,4’50”转黄,青草味消失,进入脱水阶段,火力下调至140,风门开到4,到168度时火力再次下调至110。 8分钟脱水完毕脱水完毕,豆表出现皱着和黑斑纹,烤面包味转为咖啡香,为一爆前奏,这时火力保持不变,风门开到5,并留意听一爆的声音。到8’55”’开始一爆,风门全开5。一爆后发展时间2分30秒,至197.8℃下锅。  【前街咖啡如何冲煮】 前街咖啡将采用四种不同的冲煮方式,来感受印度季风咖啡的不同风味体现。 1、手冲Kono滤杯 冲煮参数:Kono滤杯,15g粉,1:15粉水比,88℃水温,研磨度(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75%) 冲煮手法:分段式萃取,30g水闷蒸30秒,第二次小水流绕圈注水至125g,待液面将至即将露出粉层时开始第三段注水,注至225g停止,总萃取时间2分钟(包括闷蒸时间)。 冲煮风味:入口有着淡淡的梅子酸调,可可、坚果、奶油的风味,浓郁焦糖、葡萄干、草本气息,尾段明显的麦茶、玄米茶茶感。 2、法压壶 冲煮参数:研磨度(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48%),粉水比1:13,水温85℃,15g粉 冲煮手法:倒入195g水,一分钟时对咖啡粉床进行搅拌,一分五十秒压下去,萃取时间全程两分十秒。 冲煮风味:入口口感顺滑,body较厚重,有着柔和果酸,带着坚果、玄米茶、奶油巧克力的风味,蔗糖回甘。 3、爱乐压 冲煮参数:研磨度(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48%),粉水比1:13,水温85℃,15g粉 冲煮手法:反压手法,倒入195克水,一分钟的时候进行搅拌,一分三十秒时倒扣开始压出来,压完时间是一分五十秒。 冲煮风味:闻起来有奶油、坚果的香气,带着些许草本植物的风味,蔗糖回甘,body中等。 4、虹吸 冲煮参数:研磨度(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48%),粉水比1:13,水温84℃,20g粉 冲煮手法:下壶倒入260克水,等水上升至上壶以后倒入20克粉后轻压粉床让粉与水充分接触,30秒时进行搅拌,50秒时熄火再次搅拌,让咖啡液回流,萃取时间一分二十秒。冲煮风味:入口微带果酸,有着玄米茶、巧克力的风味,body比较薄。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kaixinguoguo0925 ...

也门摩卡咖啡故事 也门摩卡咖啡口感风味特点 冲泡手法 研磨参数

10:04 12 9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作为单品咖啡的一种,也门摩卡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悠久的历史。摩卡咖啡的特点,它的豆比大多数咖啡豆子小而且豆身圆,呈淡淡绿色,但是却蕴含着不可名状的辛辣味道,喜欢咖啡的朋友只要细心品尝,还能分辨出巧克力味道,这是一款有着独特的“狂野味道”的咖啡。 也门咖啡品种来自于埃塞俄比亚,而现在已经成为也门自身的独有品种。很早以前最开始喝到的咖啡其实就是也门摩卡,当时提及摩卡就想到咖啡。但是如今也门摩卡的数量越来越少,无论是港口还是种植地都处于战争状态,前街也门咖啡是国内最后一批也门咖啡,是2017年港口还开放时经德国运回,之后再无大批也门咖啡出现过,2019年曾有一也门人带少量咖啡到国内推广,但量很少。时到今日,也门摩卡野味十足的精品咖啡豆还是让前街的伙伴们十分怀念,红酒香、狂野味、乾果味、莓果、巧克力等复杂风味令人着迷。 摩卡咖啡是什么?马大利为也门最知名的咖啡豆,位于首都萨那(Sana’a)西边的玛塔高地(Bani Matari),风味强烈厚实带有明显的莓果香味。说到也门咖啡,就必须提到“摩卡”。大家都听过“摩卡咖啡”,到底何谓“摩卡”?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有人说摩卡是某个产地,某些人印象里,摩卡又是甜甜的巧克力咖啡。事实上,正宗的“摩卡咖啡”只生产于阿拉伯半岛西南方的也门共和国、生长在海拔三千至八千英尺陡峭的山侧地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 含义一:早在距今五百年多前,也门就以古老的方式生产咖啡。十七世纪初,第一批销售到欧洲的也门咖啡经由古老的小港口-“摩卡港"出口,令欧洲人惊艳,把摩卡港运来的美味咖啡称作“摩卡咖啡”,这是“摩卡咖啡”称谓的由来。 隔著红海对望的邻国埃塞俄比亚也借道摩卡港外销咖啡,因此埃塞俄比亚日晒处理咖啡也经常被称为摩卡。(如摩卡-哈拉 Ethiopia Harrar)如今摩卡旧港因为泥沙淤积早已废弃(今日地名 Al Makha),改由西北方的侯代依达港(Hodeida)出口,然而人们早已习惯摩卡名号,摩卡之名响彻云霄。 含义二:时间一长,有些人便开始用摩卡来当做咖啡的昵称。后来由于摩卡咖啡的余韵像巧克力,摩卡咖啡一词又被引用为混有巧克力的咖啡饮品的名字。 含义三:自从1933年意大利人Alfonso Bialetti 发明了第一支摩卡壶(MokaPod),提供所有家庭一个冲煮义式咖啡简单方便的选择,作为在家煮咖啡的第一选择,称BIALETTI是摩卡壶之父绝不为过!  因此,一样是“摩卡”,摩卡豆,摩卡壶和意式咖啡的摩卡咖啡,代表的却是三种含义。 前街咖啡觉得深焙的也门咖啡时常显现巧克力般的焦糖甜韵味,因此,当你看到“摩卡咖啡”四个字,指的可能是纯种也门咖啡、或邻国埃塞俄比亚咖啡、或者单纯地表示。无论如何,对于挑嘴的咖啡饕客而言,只有真正的也门咖啡,才够资格被称做“摩卡咖啡”。 “摩卡”一词拥有多种拼写法:Moka、Moca、Mocca都是常见的拼法,在也门咖啡的麻袋与文件上见过当地的拼写法就多达四种:“Mokha”、“Makha”、“Morkha”、“Mukha”,代表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也门摩卡咖啡也门摩卡是世界咖啡贸易的鼻祖,对于把美味的咖啡推广到全世界功不可没。十七世纪称为“阿拉伯咖啡”(Arabia)(这也是后来“阿拉比卡种”名称的由来!)的也门摩卡飘洋过海来到了意大利等欧洲天主教国家,此后超过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也门咖啡一直是唯一销至欧洲的咖啡产地。 在古老的年代,保守的天主教国家里,超乎寻常美好的事物往往被认为是邪恶,一度让咖啡背负著莫名的罪恶。直到也爱喝咖啡的梵谛冈教宗宣布咖啡是天主教的饮料,赐福给喝咖啡的人,咖啡才开始在欧洲广为流传开。埃塞俄比亚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咖啡的国家,然而让咖啡发扬光大的却是也门。 咖啡世界仅存的活古迹时至今日,也门咖啡农人仍然使用与五百年前相同的方法生产咖啡。咖啡浆果在树上自然生长,没有使用任何人工肥料与农药,在夏天接受山坡少量雨雾滋润、开花结果,到了干燥的冬季,成熟的咖啡浆果被允许挂在树上自然风干--这是非常独特少见的作法,因为阿拉伯极度干燥的气候与猛烈的日晒才能允许这么做,在其他咖啡产地,相同作法可能导致咖啡浆果在树上腐败。  熟透或干掉的咖啡浆果从树上自然掉落、或被摇落、摘采下来。将近也门总人口数四分之一的咖啡农人们,将带果肉的浆果铺晒在住家屋顶、门前矮棚、甚至直接平铺在泥土地上,接受猛烈干燥的冬阳照射。果皮与果肉晒干以后,用老式的石磨(两具石磨相叠)碾去干燥的硬壳与果肉,咖啡豆就这么处理完成了! 也门至今仍有少数咖啡农家使用动物(如骆驼、驴子)作为石磨动力来源。与使用先进机械设备,大量处理咖啡豆的中南美洲国家、甚至咖啡历史浅短的邻国肯尼亚相比,也门摩卡简直是咖啡世界里仅存的活古迹!知道吗?你今天喝到的也门咖啡,与数百年前欧洲贵族商人们,在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欧陆最古老的咖啡馆里啜饮享受的“阿拉伯咖啡”,基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咖啡产地的水洗法,也门咖啡完全以天然日晒处理,石磨(用两块石磨碾压)去壳的过程使得碎豆夹杂,造成不整齐的外观。生豆时常掺杂小树枝、小石头甚至晒干的昆虫(会在烘焙时筛除)。它也拥有全世界最独特、丰富、令人著迷的复杂气味:“红酒香、狂野味、干果味、蓝莓、葡萄、肉桂、烟草、甜香料、原木味甚至巧克力味…”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形容词被用来形容也门摩卡! 因为含著果肉晒干,咖啡浆果的风味有机会“渗入”咖啡豆,当咖啡果实掉落在非洲高原的干燥土壤上,也会吸收周遭有机物质的味道,加上阿拉伯半岛猛烈冬阳赋予的“太阳味”(你可以在晒过太阳的棉被上闻到类似味道)、果肉天然发酵的熟果发酵味、些许泥土味…遍布海拔3000英尺至8000英尺的卅万个咖啡农园,以及古老、100%有机的处理方式,造就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门摩卡。 也门摩卡咖啡产区在常见的也门摩卡里,以摩卡玛妲莉(Mokha Mattari)最负盛名。产于Bani Matar(又名 Bany Mattar)省的玛妲莉,是高海拔生产的咖啡,通常具有很好的红酒香、干燥水果味、口感厚实、深焙时常展现巧克力焦糖甜味。 由于近年来也门政局不稳产量锐减,咖啡界名声最响亮的摩卡玛妲莉成为掺水标靶,与较低等级劣质豆掺杂时有所闻。如今,即使标示为玛妲莉,也不是高品质的保证。品质好的玛妲莉豆型细小,生豆有扑鼻甜酒香与适度的熟果发酵味,优良的玛妲莉表现决不会让咖啡老饕们失望! 摩卡山娜尼(Mokha San'ani)是首都San'a附近山坡数万个小农园的混合豆。栽植海拔比玛妲莉稍低,一般而言,口感较玛妲莉薄,酸性较低,但果香味良好,时常具有比玛妲莉更好的熟果味与狂野味。根据经验,山娜尼品质落差甚大,时有风味平板、土腥味、发酵味过重的劣质品,仔细的杯测挑选是咖啡进口商必作功课,绝对偷懒不得。  摩卡依诗玛莉(Mokha Ismaili )是传统古老树种之一,种植海拔很高,在6500英尺以上,特色是豆子外型更浑圆,豆型比玛妲莉更小,口感厚实,复杂度高,一般而言,经常有超越玛妲莉的表现。这是产量最少,价格最昂贵的也门摩卡(也门摩卡本来已经不便宜)。品质优良的摩卡依诗玛莉产于Hirazi区(虽然名气如Bani Matar响亮,却是也门当地口碑最好的产区)高山山侧地带,Hirazi区最高海拔高达8000英尺! 摩卡瑞米(Mokha Rimi)产于Djebel Remi( 又名Raimi, Rayma)区,品质类似山娜尼,在我经验里,摩卡瑞米发酵味通常稍重,偶尔出现惊人浓郁的葡萄干甜香,烘焙妥当的话,咖啡豆闻起来就像打开一瓶浓郁的果酱。 摩卡雅菲(Mokha Yafeh)产于也门南部Yafeh(又名Yaffe)省,属于不常见的也门摩卡,是也门唯一的“南部口味”,产量也不多,几乎都销往邻近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精品咖啡市场已甚少见到踪影。 曾有咖啡专家这么说:“也门摩卡味道太多样化了,何止不同产地、不同树种、不同批次有差,每一麻袋、甚至每一杯的风味都不一样。”因为他的复杂多变化,对咖啡烘焙者来说,如何烘焙出也门摩卡的最佳风味是一大挑战!中浅焙展现的水果甜香、温和、暖烘烘的日晒发酵味;深焙展现出的浓郁红酒香、苦甜巧克力余韵,在在令人品味再三,“余味绕梁、三日不绝于口”。这也难怪有这么多热中此道的咖啡饕客,将也门摩卡列为心目中的最爱! 令人混淆的命名也门咖啡的命名方式至今没有通用准则,也没有官方的分级制度。当地居民自有一套分类系统,有数以百计的咖啡代号与名称做为内部分类用途,但是对于商业市场(出口用途)咖啡并不适用。在商业市场上,也门摩卡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命名方式之一:“产地名”,或是“树种名”。 也门摩卡玛妲莉 Mokha Mattari 与也门摩卡山娜尼 Mokha San'ani 是采“产地命名法”,分别表示生产自Bani Matar省,以及首都 San'a附近的山坡地带;也门摩卡依诗玛莉Mokha Ismaili 则是采“树种名称命名法”,它的生产地是位于Bani Matar西南方的Hirazi。 如此独特的也门咖啡,前街咖啡建议用法兰绒进行冲泡呢!分享前街咖啡冲泡也门咖啡的参数以及风味。也门摩卡玛塔丽咖啡产区:玛塔丽海拔:1400米品种:铁皮卡,波旁处理法:日晒处理法 烘焙建议也门摩卡属于水份比较少的生豆,而且考虑到豆子的大小不一,入豆温不宜太高。前街咖啡采用中度烘焙。机器:杨家800N,生豆投550g入豆温:170℃转黄点:5'00",147.2℃一爆点:8'23",183.3℃一爆后发展2’20”,197.9℃出炉  前街咖啡推荐也门摩卡咖啡喝法推荐手冲器具:法兰绒法兰绒滤布,可以仔细而缓慢地萃取出咖啡豆的美味成分,滤出的咖啡具有圆润深浓的滋味,是法兰绒滤布的最大魅力。法兰绒因为毛细孔较滤纸大, 可以保留咖啡的部分油脂,不像滤纸通常会过滤掉所有油脂,因此使用法兰绒冲出的咖啡会比使用滤纸更醇厚,口感更滑顺。 另外,在冲煮的过程,因为法兰绒毛细孔较粗,且在水位以下的所有位置都可以过滤,不同于滤纸只能通过与滤杯的间隙位置过滤,所以,法兰绒滤水速度比一般的滤杯滤纸组合要稍快(法兰绒正反面流速不同哦!) 参数:研磨度5M(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70-75%),水温88℃,粉水比1:15,萃取两分三十秒。 冲煮手法:30克水闷蒸30秒,注水至100克时分段,等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继续注水至225克结束冲煮。 风味:口感醇厚、顺滑,浓郁黑巧克力风味,焦糖回甘持久,温度微降,是香料和浆果的风味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kaixinguoguo0925 ...

也门摩卡咖啡豆 也门著名咖啡豆产区 也门著名咖啡冲泡手法 风味口感

09:51 12 9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也门摩卡咖啡豆:一种微酸而后劲强,略带甜味的咖啡,喜欢巧克力的群众,这是一款饱含巧克力味。酒香味咖啡,也门摩卡算是元老级咖啡,随着时间的增长,也门摩卡也被人们看成最美味的咖啡之一,其独特味道吸引了不少咖啡爱好者.  以前有一段时间,在欧洲喝到的大多数咖啡都产自也门,而现在也门咖啡的出口量佔全球不到1%。无论是港口还是种植地都处于战争状态,前街也门咖啡已经是国内最后一批也门咖啡,是2017年港口还开放时经德国运回,之后再无大批也门咖啡出现过,2019年曾有一也门人带少量咖啡到国内推广,但量很少。前街认为尽管其他咖啡产国出产的数量大增,但也门对我们今天的咖啡文化和咖啡品种的影响是不容小觑。  也门咖啡也门是种植咖啡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该国对全球咖啡的种植和世俗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咖啡在埃塞俄比亚被发现,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虔诚穆斯林和香料商人把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变成了国际作物。首先,咖啡跨越了红海,在17世纪首次移栽到了也门的土地上。阿拉伯人自己饮用咖啡,与欧洲做咖啡贸易并试图垄断咖啡市场。正是通过这些贸易途径,咖啡才得以普及并被人们熟知。17世纪中期,荷兰人将来自也门的咖啡移植到了爪哇岛,并开始在那里发展咖啡种植业,随后又将咖啡种到了其他国家。  咖啡教父传说也门与埃塞俄比亚相隔曼德海峡,早期咖啡在非洲只是以药物使用,后来也门摩卡的伊斯兰教教父夏狄利,受中国明朝的茶文化影响,进而将咖啡发展成提神饮料。因为伊斯兰教的禁酒文化,咖啡饮料的出现,民众有了生活调剂品,自然而然就广受欢迎。当时咖啡在阿拉伯的受欢迎程度,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对肥宅快乐水可乐的喜爱程度。 咖啡王朝的没落遗憾的是,如今也门的咖啡文化已不再有当年的盛世光景,形成这样的现象原因很多,包括天灾干旱虫灾严重,栽种成本大,进口咖啡便宜,农民更愿意栽种利润高的咖特草(一种植物草,作为茶叶饮用,生长环境类似咖啡树,但收成时间比咖啡树短),诸多原因都导致了如今也门的咖啡现状。  摩卡咖啡是什么?摩卡(Mocha)这个字有着多种意义。公元600年前后,第一颗远离故乡–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在红海对岸的也门生根落户,从此开展了全世界的咖啡事业。由于早期也门地区最重要的咖啡出口港是摩卡港,也门出产的咖啡也就被叫做摩卡咖啡。摩卡咖啡豆小而香浓,酸醇味强,甘味适中,风味特殊。经水洗处理的咖啡豆,是颇负盛名的优质咖啡。 时间一长,有些人便开始用摩卡来当做咖啡的昵称。后来由于摩卡咖啡的余韵像巧克力,摩卡咖啡一词又被引用为混有巧克力的咖啡饮品的名字。  自从1933年意大利人Alfonso Bialetti 发明了第一支摩卡壶(MokaPod),提供所有家庭一个冲煮义式咖啡简单方便的选择,作为在家煮咖啡的第一选择,称BIALETTI是摩卡壶之父绝不为过!  因此,一样是“摩卡”,摩卡豆,摩卡壶和意式咖啡的摩卡咖啡,代表的却是三种含义。也门摩卡咖啡摩卡=巧克力?不常喝咖啡的小伙伴想必也听过摩卡咖啡这款饮品吧。摩卡咖啡之所以能受大众喜爱,得益于它的巧克力口味,很多人便因此将摩卡与巧克力等同化了。严格上来讲,摩卡咖啡豆是指有浓郁巧克力风味的咖啡豆。而当时也门出口咖啡豆都是经由摩卡港口,为了统一名称,一律按港口名来命名,这便是摩卡咖啡豆的由来。即便现在摩卡港口因为泥沙淤积而停用,但也门出口的咖啡豆依旧沿用摩卡的名字。 又说回来,毕竟咖啡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浓郁风味,为了推广这个饮品,商家可谓是绞尽脑汁。而摩卡咖啡豆特有的巧克力风味十分适合与巧克力酱或可可粉搭配,而且融合度十分的高,因此现在的摩卡咖啡通常是指咖啡豆与巧克力的混合饮品。前街咖啡会使用有巧克力风味的咖啡豆品种,增加其风味。   前街咖啡以也门摩卡玛塔丽咖啡为例进行冲煮。■ 产区:玛塔丽■ 海拔:1400米■ 品种:铁皮卡,波旁■ 处理法:日晒处理法烘焙建议也门摩卡属于水份比较少的生豆,而且考虑到豆子的大小不一,入豆温不宜太高。前街咖啡采用中度烘焙。机器:杨家800N,生豆投550g入豆温:170℃转黄点:5'00",147.2℃一爆点:8'23",183.3℃一爆后发展2’20”,197.9℃出炉 冲煮建议滤杯:Hario V60水温:90℃粉量:15克粉水比:1:15研磨度:中细研磨(BG#6S)  冲煮手法(三段式冲煮法)冲煮手法有多种多样,三段式、一刀流、点滴式等等。前街咖啡建议新手使用三段注水法来冲煮,这种手法适用于浅烘焙、中浅,中度烘焙的咖啡豆。三段注水的分段萃取方式,可以明确咖啡前、中、后段的风味,比较能保证咖啡的风味呈现。 第一次注水:焖蒸(帮助排气)咖啡豆在由生豆变成熟豆的烘焙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在达到一定程度的烘焙之后,咖啡豆内会积蓄大量的气体 (多部分是二氧化碳)。 一般来说,越是新鲜,离烘焙越近,通常闷蒸时冒泡的越多。深烘焙的豆子在闷蒸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也会比浅烘豆来得多。前街咖啡的咖啡豆都是新鲜烘焙,所以一般都会建议客人先养个三天豆子,先让咖啡豆优先把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在冲煮上就可以避免不稳定且萃取不足的问题。 闷蒸排出气体后咖啡颗粒就能均匀吸水,可让后期的萃取均匀。好的闷蒸可以使咖啡粉快速充分均  第二次注水第二次注水从中间开始,以小水柱注入粉层底部,为了让水柱的穿透力可以集中,绕圈移动的范围要小,大概是一元硬币大小,然后再往外绕出。第二次给水开始就要注意水量,尽量不要超过粉层的高度,也就是说,当水柱绕到快靠近滤纸时,就可以停止给水。 第三次注水随着原本滤纸边较厚的粉层会因为吃水变重,而随着水位下降滑落并变薄,水位下降到一半就可以进行第三次注水。 从第三次给水开始,就要观察水位下降的幅度,同样是从中心开始给水绕圈,水量不要超过粉层高度,这时也会观察到泡沫比例已经占满表面,第三次注水就要加大咖啡颗粒翻滚,让沉积的颗粒全部翻滚,进而溶解出可溶性物质。 滚动的颗粒会因为停止加水而开始静止,此时就要靠下降的水位所造成的流速,来让咖啡颗粒产生摩擦,所以加水一旦停止,咖啡粉颗粒就往下沉,造成堵塞,所以特别要留意加水的节奏。如果断水次数太多,就等于让咖啡粉颗粒一直泡在水里,这么一来,就会导致尾段的咖啡萃取产生涩味和杂味。  风味描述咖啡豆尚未磨开时有一股花生香气,研磨后有焦糖的香,啜取过程中层次感丰富,浓郁黑巧克力风味,有一点点的葡萄酸在尾段出现,香料余韵长,生津回甜圆润,带有中东奶茶的感觉,温度微降,是香料和浆果的风味。  更多精品咖啡豆请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号:kaixinguoguo0925 ...

乌干达咖啡怎么喝 乌干达咖啡豆介绍 乌干达咖啡口感 烘焙温度参数

09:32 12 9月 in 咖啡知识
0 Comments
0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具有优雅的日晒风味,也兼备出产地的风味特色的咖啡新星——乌干达咖啡,他生长在乌干达埃尔贡山产区,海拔2000米的地方。红果采收后棚架自然日晒干燥21天。超高的生长海拔使得这款咖啡具有高达890的相对密度,咖啡在高温时,风味有杏桃,菠萝,芒果等;在低温时,风味得以维持,并且新增了橙子风味,口感极佳。 现在对许多人而言,咖啡也早已成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每次啜饮咖啡时,不知道你们是否像前街的伙伴们一样好奇手上这杯香气满溢的饮品究竟从何而来,甚至开始想像咖啡产地的人们过著什麽样的生活?在目前市场中,较为人所熟悉的咖啡豆产地包含中南美洲的巴西咖啡、瓜地马拉咖啡,非洲埃塞尔比亚咖啡、肯亚咖啡,以及亚洲印尼咖啡、越南咖啡等。大多数人或许较少接触来自乌干达的咖啡,但事实上这个横跨赤道、因丰富自然资源与农产而被称为非洲珍珠的国度,位在世界前十大咖啡出口国之列。2016 年至 17 年间,乌干达总共出口460 万袋 60 公斤重的咖啡,在整个非洲大陆仅次于埃塞俄比亚,世界排名第 8。前街认为乌干达咖啡的前景是很值得我们期待的!乌干达咖啡乌干达位于尼罗河的源头是非洲不靠海的内陆国,虽然与其他东非国家相同生产咖啡历史远久,但由于种族对立引起的战争使得咖啡品质始终无法提升,好咖啡大多种植在与肯尼亚邻接的地区,一些好的咖啡豆被运往肯尼亚混充肯尼亚咖啡出售,直到15年前战争停止乌干达才跃升为咖啡快速发展的国家。 乌干达是一个拥有茂密青翠森林,湖泊,湿地与河流水资源丰沛的国家,咖啡在乌干达是最大宗的农作物赚取最多的外汇,约有50万个咖啡农场从事咖啡相关农业占总人口的25%,咖啡树大多是生长强劲的罗布斯塔咖啡树种约占94%仅有6%的咖啡是传统的阿拉比卡树种,这些稀少的咖啡豆生长在热带雨林中大多数都输出至世界各国。咖啡的分级由专家称为Q和R分级。分数在80以上的咖啡被认为是特种咖啡,并且会自动吸引好的市场,甚至更好的价格。因此,竞争表明良好做法可以使农民受益。作为其任务的一部分,UCDA定期培训全国各地的农民,通过良好的处理方式生产优质咖啡。因此,在Kanungu,Sipi,Iganga和Luwero等地区都有生产高品质咖啡的区域。 处理方式乌干达不仅做水洗处理,也做微批量的日晒处理,先除去不合格的浮豆后,再进行 3 个礼拜的日晒干燥,其间不断翻动鲜果,避免发酵或发霉,以达到非常干净而丰富的风味。  乌干达的分级和肯尼亚一样PB: peaberryAA Plus-plus:AA plusAA :Screen 17 and 18   (筛网:17、18目=7.2mm)AB : screen 15 and 16 6.6 mm  ( 筛网:15、16目=  6.6 mm) 乌干达SL14 SL28产区:可西西鲁文佐尔山雅格兰夷处理厂品种:SL14&SL28处理法:日晒处理法可西西鲁文佐尔山雅格兰夷处理厂这支乌干达 TOH 第四名豆是由可西西附近的农民种植。2017 年在乌干达举行的收获季风味大赛,由“可西西鲁文佐尔山雅格兰夷处理厂”拿下第四名,鲁文佐尔山雅格兰夷处理厂日晒处理。 很多人以为乌干达只生产罗布斯塔,但是在接邻肯尼亚的乌干达东部 Kapchorwa 省份的艾岗山 (Mount Elgon) 产区,咖啡与精品肯尼亚一样精彩。赢得收获季第四名的“可西西鲁文佐尔山雅格兰夷处理厂 正位于艾岗山,成立于 2000 年,一开始有...